冰楓論壇

標題: 第一部 我的世界觀 [打印本頁]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1 04:44
標題: 第一部 我的世界觀
<我未來的計畫>

這是1895年16歲的愛因斯坦在阿勞上中學補習班時

用不太完美的法語寫的課堂作業

題為《我未來的計劃》(Mes Projetsd’Avenir)

除了課堂作業外

這是目前找到的愛因斯坦最早寫就的文章

其中表達了少年愛因斯坦的遠大志向

我們看到,愛因斯坦基本上是按照他的既定目標發展的。

此外,法語也成為他所掌握的少數幾門

外語中最熟練的語言。在聽眾不能聽懂德文(他的母語)時

他一般選擇用法語發表演講或進行對話

一個幸福的人對現在感到太滿意,就不可能對未來思考太多

另外,年輕人喜歡投身於大膽的計劃

而對一個嚴肅認真的青年來說

對自己所渴望的目標形成盡可能明晰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情

如果運氣好,能通過考試,我將前往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就讀

我會在那裡學4年數學和物理學

我想成為自然科學分支專業的一名老師

我會選擇其中的理論部分

促使我制訂這個計劃的是這樣一些理由

首先,是因為我個人傾向於抽象思維和數學思維

缺乏想像力和實踐能力。我的願望也啟發我下了同樣的決心

人們總是喜歡做他具有天賦的事情,這是十分自然的

其次,科學事業存在一定的獨立性,那正是我非常喜歡的



補充內容 (2019-5-6 01:27):
愛因斯坦要跳級至大學階段,但因只有自學物理以及數學,其他科目皆不及格,某知名的教授建議他至補習班補進。

補充內容 (2019-5-6 01:31):
想像力與數學應該是顛倒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1 04:49
<我從未試圖在任何場合取悅他人>


愛因斯坦與德國和猶太人的關係十分微妙

在“一戰”結束後的1922年3月8日以及4月6日至4月10日

他曾兩次出訪巴黎

作為最知名的德國猶太人,他遭受了來自極右翼的攻擊

在他出訪巴黎差不多一年後的1923年3月

當時剛剛興起的“國家社會主義黨”正在慕尼黑舉行會議

會上有人多次指責愛因斯坦在巴黎期間

“為博得法國聽眾的喜愛而否認了”自己的“德國血統”

為此,感到事情嚴重的“德意志猶太復國主義協會”

委託秘書處負責人貝蒂·弗蘭肯斯坦因(Betty Frankenstein,1882—1960)

在愛因斯坦44歲生日當天

專門給愛因斯坦寫信:“我們認為您最好能否認這個有傾向性的報導

如果您能寄一份正式闢謠聲明讓我們去發布的話,我們將很感激

”為此,愛因斯坦在1923年3月23日給出瞭如下回复

我剛剛旅行回來,就馬上回复您本月14日的來信

我授權您以下面的方式發表正式闢謠聲明

不管是在巴黎,還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我都沒有否認過我出生在烏爾姆,是一對德國父母的兒子

而我是通過移居瑞士才成為瑞士公民

另外我還保證,我從未試圖在任何場合取悅別人。

補充內容 (2019-4-30 10:50):
待續~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1 20:42
關於本文,位於希伯來大學圖書館的愛因斯坦檔案館(AlbertEinstein Archives)

有三封內容相同的文件

其中一份為原始手稿,編號為[29—028]

另兩份為打印稿,編號分別為[29—029]和[29—030]

本文原文為德文,寫於1929年夏天

當時,愛因斯坦身處柏林郊外卡普特(Caputh)的消夏小屋

在享受寧靜的同時,總結了自己的世界觀

最初的版本曾以《我所見的世界》(Wie ich die Welt siehe)

為題發表過多次,最著名的是在《我的世界觀》和《觀念與見解》中

英譯本首次登載於1931年紐約出版的《當代哲學》(LivingPhilosophies)叢書第13卷,3~7頁(NewYork: Simon Schuster)

後來又出現了眾多英譯本

其中較有影響的英譯本為《觀念與見解》一書中的譯文:“我眼中的世界。”

1932年,由德國人權聯盟發行的一張錄音唱片中

愛因斯坦朗讀了一篇名為《我的信條》(Mein Glaubensbekenntnis)的文章

其內容與本文相比只有細微差別。基於本文的英譯文發表在《論壇與世紀》

(Forum and Century)84卷(1930年10月出版)第4期,193~194頁

取名《我的信仰》(What I Believe)

後來又收錄於戴維·E.羅韋和羅伯特·舒爾曼合編的《愛因斯坦論政治》(226~230頁)

正是這篇文章讓愛因斯坦悲天憫人的智者形象深入人心

因而也成為愛因斯坦最常被引用的文章之一




我們這些活在世上的人真是奇怪!

每個人來到世上都只是匆匆過客

目的何在,無人清楚

雖然人們有時自認為有所感悟,不用做過深的思考

僅從日常生活的角度看,有一點我們是清楚

我們是為其他人而活著的——首先是為了那些人

他們的歡樂與安康與我們自身的幸福息息相關

其次是為了那些素昧平生的人

同情的紐帶將他們的命運與我們聯繫在一起

我每天都會無數次意識到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人的勞動成果之上

這些人有的尚健在,有的已故去

對於我已經得到和正在得到的一切

我必須竭盡全力做出相應的回報

我渴望過簡樸的生活

常常為自己過多地享用他人的勞動成果而深感不安

我不認為社會的階級劃分是合理的

歸根結底是靠強製手段維繫

我還相信,簡樸而平易的生活,對每個人的身心都是有益的。






我認為,在哲學意義上,人類根本沒有任何自由可言

每個人的行為不僅受制於外在壓力,還受限於內在需求

叔本華說過:“人雖然可以為所欲為,但卻不能得償所願。 ”

從青年時代起,這句話就讓我深受啟發

每當自己或他人經歷種種磨難時

這句話總能給我帶來慰藉,成為無窮無盡的寬容的源泉

幸運的是,這種認識不僅能緩解那種讓人感到無能為力的責任感

也能防止我們過於嚴苛地對待自己和他人

這導致了一種人生觀,其中,幽默尤其應該佔有一席之地。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

探究一個人自身存在或一切創造物存在的意義或目的

對我來說,似乎總是愚蠢

然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些理想決定了他的奮鬥目標和判斷方向

在這個意義上,我從未將安逸和享樂視為終極目標(我把這種倫理準則稱為豬群的理想)

一直以來,對真、善、美的追求照亮了我的道路

不斷給我勇氣,讓我欣然面對人生

如果沒有志同道合的友情,如果不專注於探索客觀世界

那個在藝術和科學研究領域永不可及的世界的話

生命對我而言就毫無意義

從兒時起

人們所追求的那些庸俗目標——財產、外在的成功以及奢侈的享受,我都不屑一顧。





我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

然而卻又明顯地缺乏與他人和社會的直接接觸

這兩者形成了奇怪的反差

我是一個真正的“獨行者”

從未全心全意地屬於過我的國家、我的家鄉、我的朋友,乃至我最親近的家人

面對這些關係,我從未消除那種疏離感以及對孤獨的需求

這種感覺隨著歲月的流逝與日俱增

一方面,它能讓人清楚地意識到

這將使自己與他人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受到限制,但我毫無遺憾

這樣的人無疑要失去一些天真無邪和無憂無慮

另一方面,這樣的人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獨立於他人的意見、習慣和判斷

避免讓自己內心的平衡置於這樣一些不穩固的基礎之上。






民主是我的政治理想

讓每個人都得到應有的尊重,任何人都不應該成為被崇拜的偶像

可是造化弄人,我自己卻受到了過多的讚美和尊敬

儘管這既不是我的過錯,也不是我的功勞

之所以如此

可能是因為許多人理解不了我以綿薄之力並經過艱苦努力而提出的少數觀念的緣故

我很清楚,任何一個組織若想實現既定目標

都必須有一個人來思考、指揮,並承擔起大部分責任

但是被領導的人不應受到脅迫,他們應該有權選擇他們的領導人

我確信,專制的獨裁制度很快就會衰敗

因為暴力總會招致那些品德低下的人

而且在我看來,天才的暴君往往由無賴來繼承,這是亙古不變的規律

正因如此,我一直強烈反對我們如今在意大利和俄國看到的那種制度

而使現今在歐洲盛行的民主形式遭到質疑,不是民主原則本身

而是現行的製度讓各國政府首腦缺乏穩定性,以及選舉制度的與個人無關的特徵

我認為美國在這方面已經找到了正確的方法

他們選舉出一個有合理任期的總統,並授予充分的權力,使其能真正履行職責

然而,我看重的是在我們的政治制度中

當公民患有疾病或需要救濟時,國家能給予個人很大程度的關懷

在我看來,驅動我們人類向前的東西中,真正有價值的不是國家

而是有創造性的、有情感的個人,是人格

只有個人才能造就高尚和尊貴,而隨大流的人群在思想和感覺上都是遲鈍。






講到這裡,我想起了隨大流的群體行為中最惡劣的結果,就是我厭惡的軍事制度

一個人能隨著軍樂揚揚得意地行進在列隊中,就足以讓我鄙視他了

他能有大腦肯定是個錯誤,因為對他來說只要有脊髓就夠了

這種文明的污點應該被盡快消除

命令之下的英雄主義、無謂的暴行

以及一切自稱愛國主義的可憎蠢行,都讓我深惡痛絕

戰爭對我來說,是何等的卑鄙無恥

我寧願被撕成碎片,也不願參與這種可惡的勾當

不過,我還是相信人性是美好

如果不是因為商業利益和政治利益假以學校和媒體之手

系統地破壞了人們的正常理智的話

這種可怕的事情早就應該銷聲匿跡了。






我們可以體驗到的最美好的事物是難以理解的神秘之物

這種基本情感,是真正的藝術和科學的真正搖籃

誰要是不了解它,誰要是不再有好奇心

誰要是不再感到驚訝,那他就如同死了一般

他的眼睛早就黯淡無光。

正是因為這種摻雜了恐懼的神秘體驗,宗教產生了

我們認識到有某種東西是我們無法洞察

只能以某種最原始的形式才能把握那最深奧的理性和最燦爛的美

正是這種認識和情感構成了真正的宗教情懷

從這個意義上講,也只有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是一個具有深沉的宗教情懷的人

我無法想像,有這樣一個造物主

他會對自己所造之物進行獎懲,並且具有我們自己所體驗到的那種意志

我無法也不願去想像一個人在肉體死後還能繼續活著

讓那些脆弱的靈魂,無論是出於恐懼還是可笑的唯我論

繼續懷有此類想法吧

對我而言,能夠察覺生命和意識的永恆奧秘,了解現實世界的神奇結構

並且能投入全身心的努力去領悟自然界中所展示出來的理性

哪怕只能得到其中極小的部分,便也心滿意足了。



愛因斯坦此處的原文為“Ein Mensch kann zwar tun, was erwill; aber nicht wollen, was er will”

與叔本華的原話“Der Menschkann zwar tun, was er will. Er kann aber nicht wollen, was er will”稍有不同。 ——編譯者註

[2] 本文寫於1930年,這裡指的是德國。 ——編譯者註

[3] 此處德文版為religiosität。按照《杜登德文詞典》對此詞的解釋,也可譯為“宗教性”“宗教態度”“篤信”“虔敬”“虔誠”等

本書中採用“宗教情懷”這一譯法。 ——編譯者註



補充內容 (2019-5-1 02:43):
<我的世界觀 >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1 20:45
<論生命的意義>


人類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或總體而言,一切生物的生命意義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意味著要有宗教情懷

你可能會問:那麼,提出這個問題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我的回答是:凡將其自身的生命及同類的生命視作無意義的人

不僅是不幸的,而且幾乎不適於生存。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1 20:46
<一個人的真正價值>

取決於他在何種程度與何種意義上實現自我的解放。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1 20:48
<論財富>

我堅信,世界上的財富無法促進人類發展

即使它掌握在那些仍想達到此目標的人手中也無濟於事

唯有以偉大而純潔的人物為榜樣,才能引發高尚的思想和行為的產生

金錢只能滋生人們的自私自利,並使其不能自持地加以濫用

誰能想像摩西、耶穌或者甘地像卡耐基那樣腰纏萬貫呢 。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1 21:10
<共同體與個人>



德國社會學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önnies,1855—1936)

曾嚴格地將“共同體”與“社會”區分

按照滕尼斯的說法,“共同體”主要是建立在自然基礎之上的群體

例如家庭、宗族等;它也可能在小的、歷史形成的聯合體(村莊、城市)

或思想的聯合體(友誼、師徒關係等)中實現

與此相反,“社會”產生於眾多個人思想和行為的有計劃協調

是一種有目的的聯合體。 “社會”也是一種“人的群體”

人們像在共同體裡一樣,以和平的方式共處

但彼此之間不是相互結合,而基本上是各自獨立

“在人類的發展史上,社會的類型晚於共同體的類型。 ”“

在近代的資產階級社會裡,社會的類型得到了最完美的表現。 ”




當我們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時

很快察覺到,我們幾乎所有的行動和願望都跟他人的存在息息相關

同時也注意到,我們的生活跟群居動物十分相似

我們吃別人生產的食物,穿別人製作的衣服,住別人建造的房子

大部分知識和信念也都是通過別人創造的語言,由別人傳授給我們

如果沒有語言,我們的智力水平將會貧乏不堪

跟那些高等動物沒什麼兩樣

因此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勝過動物之處,在於我們生活在人類共同體中

如果一個人從出生起就離群索居

他的思想和情感的原始性和獸性將會達到何種程度,是我們難以想像的

一個人之所以成為“人”,以及他的存在之所以有意義

並不在於他是一個個體,而在於他是偉大人類共同體中的一分子

從出生到死亡,共同體都將主導他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一個人對共同體的價值主要取決於他的情感、思想和行動

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促進共同體中其他人的生存條件

我們說他是好是壞,就是以他在這方面的態度為判斷依據

乍看之下,我們對一個人的評價似乎完全是以他的社會特徵為依據。



然而,這種觀點是不正確

顯而易見,我們從社會中接受的所有物質、精神和道德方面的成就

都是由無數時代中那些富有創造性的個人取得的

有人發明了火的使用,有人發明了食用植物的栽培,有人發明了蒸汽機。




只有個人才能思考,從而為社會創造新的價值

甚至能為共同體生活建立應遵守的新道德標準

沒有能夠獨立思考和判斷的具有創造性的個人

社會的更高發展是很難想像

正如,如果缺失共同體這片土壤

個人的個性發展是不可想像的一樣。




因此,一個健康的社會與其內在的社會關係相關

也與個人的獨立性相關

有人曾不無道理說過

一般意義上的希臘—歐洲—美洲文化

尤其曾結束中世紀歐洲停滯不前狀況

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燦爛綻放的文化

就是基於個人的解放和個人的相對孤寂。




現在,讓我們來看在我們目前所生活的時代

共同體的進展、傑出人物的狀況如何

較之從前,高度文明的國家的人口太過密集

今天歐洲容納的人口大約是100年前的3倍

但是,傑出人物所佔比例卻不相稱減少

只有為數少的一部分人,通過個人的創造性成就被大眾熟知

在某種程度上,組織機構已取代了傑出人物從前所處的地位

尤其在技術領域,科學領域也能明顯感覺到這種變化。




傑出人才的缺乏,在藝術領域尤為明顯

繪畫和音樂已經明顯退化

並且在大程度上喪失對公眾的吸引力

在政治領域,不僅是缺乏領袖人物

公民在精神上的獨立性以及正義感,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

以這種獨立性為前提條件的民主議會機構陷入困境

由於人的尊嚴和個體的權利已不再得到足夠重視

獨裁統治迅速湧現並且得到容忍

兩週之內,任何國家喪失判斷力的民眾被報紙煽動到群情激奮的狀態

男人們準備為某些利益集團的卑鄙目的,去當兵殺人和被殺

在我看來,義務兵役制是個人缺乏尊嚴的恥辱症狀

它折磨我們今天已開化的人類

因此有不少預言家預測,我們的文明不久將走下坡路

我不屬於這類悲觀論者,而是相信一個更好的未來。





下面,我將簡述這種信心的理由

在我看來,目前的衰落症狀基於如下事實

經濟和技術的發展極大加劇個體的生存競爭能力

嚴重損害了個體的自由發展

而且,技術的發展意味著,為滿足社會需求,藉助的個人勞動將越來越少

因此,有計劃的分工越成為一種迫切的需要

這樣的分工將使個人在物質上得到保障

有這種保障,再加留給個人支配的自由時間和精力,就有助於個性的發展

在這種方式下,共同體得以恢復健康

而且我們希望,未來的歷史學家將這個時代的社會弊病

解釋為懷有遠大抱負的人類社會所犯的幼稚病

一切都因文明進程過快所致。



補充內容 (2019-5-1 03:11):
待續

補充內容 (2019-5-2 05:16):
最後一段,意指人工智慧的面向。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2 23:41
<國家與個人良知>




1949年9月,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哈弗福德(Haverford)

一個全新,主要由工程師、技術人員、自然科學家和醫生構成的“科學的社會責任協會”

(The Society for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Science)成立。

它完全按照民主原則建立,致力於構建一個和平、人道的社會

該協會的成員大多數是貴格會教徒

他們精力充沛從事慈善、熱心致力於和平事業的行為受到愛因斯坦的高度評價

這是愛因斯坦加入“科學的社會責任協會”後,1950年7月19日寫給協會的公開信

發表於1950年12月22日出版的《科學》(Science)周刊第112卷第760頁

德文版略去正文前面的內容

親愛的科學家同行們:

這是一個亙古至今的問題

如果國家規定一個人的行為,社會期待他採取一種態度

他自己的良知卻認為這些是錯誤,他應該如何表現?

答案很明顯,你完全依賴你生活的社會

因此必須讓自己受其規則的支配

你不得為那些在不可抗拒的強迫下所做出的行為負責。





人們可以容易發現,這種觀點同我們的正義感矛盾到何種程度

外在的強制,在某種意義上只能減輕卻不能消除個人的責任

在紐倫堡審判中,這種立場幾乎是不言而喻。




我們的制度、法律和習俗中重要的道德價值

都來自無數個人的正義感之表現

除非受到個人責任感的支持與擔當

否則機構在道德上無能為力。




任何為喚醒和支持個體的道德責任感

所做的努力,都是對全人類的重要貢獻。




在我們的時代,自然科學界的代表[2]和工程師肩負一種特別重大的道德責任

因為軍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開發屬於他們的研究領域

因此,我認為建立“科學的社會責任協會”符合實際需要

通過問題討論,該協會易於讓個人對他選擇的道路做出獨立的判斷

此外,當他們因遵循良知行事而面臨困難處境,相互幫助是極其重要。



------------------------------------註解------------------------------------------
紐倫堡審判(Nürnberger Prozesse)指的是“二戰”結束後

於1945年11月21日—1946年10月1日

由戰勝國對軸心國的軍事、政治和經濟領袖進行數十次軍事審判

由於審判主要在德國紐倫堡進行,故總稱為紐倫堡審判

在這具有歷史意義的審判中,堅持六條國際法原則

其中,原則一與原則四明確表明個人不能因外在的壓力免責

原則一:從事構成違反國際法的犯罪行為的人承擔個人責任,並因此應受懲罰

原則四:依據政府或上級命令行事的人,假如,他能夠進行道德選擇

不能免除其國際法上的責任。

[2] 此處的德文為“…den Vertretern derNaturwissenschaften”

而不是“Wissenschaftler”(科學家)

指除真正做科學研究的以外,還有其他與自然科學有關的人。



補充內容 (2019-5-2 05:42):
待續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3 22:07
<善與惡>




本文寫作年代不詳

可能是給美國辛辛那提的銀行家西蒙·庫恩(Simon Kuhn,1857—1919)的遺孀

社區領袖、慈善家塞提·斯沃特·庫恩(Setty Swarts Kuhn,1868—1952)的一封電報

從目前保留下來的檔案,隱約可見1931字樣

本文首次發表於1934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

愛因斯坦檔案編號: [88—248]。



「最受愛戴的人」

「應該是那些對於改善人類和人類生活最有貢獻的人」

「這在原則上講應是對」

「但是,如果你進一步問這類人是誰」

「就會遇到不小的麻煩」

「對於政治領袖,甚至宗教領袖」

「他們為善多,還是作惡多,向來難以定論」

「因此,我非常真誠相信,為社會大眾提供最好服務的人」

「是為大眾提供可以用來自我昇華的工作,從而間接使人臻於完善之人」

「這首先適用於偉大的藝術家,其次也適用於科學家(1)」

「無疑,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並豐富其內在本質」

「並非研究成果,而是追求理解的動力」

「是那種創造性和感受性的腦力勞動」

「因此,如果以知識成果來評判《塔木德》」

「(2)本身的價值,那將是荒誕不經!」



-----------------------------------------註解-----------------------------------------------

[1] 德文版此處用的是Forscher,泛指在某一領域進行研究的人

可譯為“研究者”“學者”,英譯本中此處用的是scientist

對應於“自然科學家”(naturwissenschaftler)

[2] 猶太教法典《塔木德》(Talmud)是猶太教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

它由兩部分組成,即《米書拿》(Mischna)和《革馬拉》(Gemara)

現存兩個版本:巴比倫《塔木德》和耶路撒冷《塔木德》(希伯來語《塔木德》

也稱巴勒斯坦《塔木德》) 《塔木德》內容龐雜,雖不是百科全書,卻包羅萬象

它涉及宗教、律法、民俗、倫理、醫學和迷信等大的方面

也有具體到起居、飲食、洗浴、穿衣和睡眠等小的方面

它本身不包含經文,但顯示這些規則是如何在拉比們的實踐和日常生活中

被理解和解釋是猶太智慧的源泉。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3 23:34
<宗教與科學>



儘管愛因斯坦經常閱讀《聖經》。

也談論上帝,但他不是通常意義上信仰宗教的人。

他信仰「斯賓諾莎」那個存在事物與有秩序的和諧中顯示出來的上帝。

而不信仰同人類的命運和行為有牽累的上帝。

毫無疑問,他也強調宗教在道德和利他主義層面的作用。

「人類有各種理由將高道德標準和價值觀的宣告者們」。

「置於客觀真理的發現者之上」。



這篇文章最初是用德文書寫。

發表於1930年11月11日《柏林日報》(BerlinerTageblatt)。

有趣的是,它的英文版比德文版早兩天。

於1930年11月9日發表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這裡譯自1953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

同時參考1954年英文版《觀念與見解》。




人類所做和所想的一切都與滿足情感需求和抑制痛苦有關。

如果人們試圖理解精神活動及其發展,就必須牢記這點。

情感和渴望是人類一切努力和創造的動力。

儘管後者可能以非常崇高的形式呈現。

那麼,是怎樣的情感和需求引領人們宗教思想以及廣義上的信仰呢?

如果我們思考這個問題,便能很快發現。

在宗教思想和經驗的搖籃內,有許多不同的情感。

在原始人那裡,主要是因恐懼,才喚起宗教的觀念。

這些恐懼,包括飢餓、野獸、疾病、死亡。

由於在這生存階段,人們對因果關係的理解通常很低。

所以在人類的心裡造出一些或多或少與自身相似的虛幻物。

並認為他們害怕的那些事情的原因取決於這些虛幻物的意志和行為。

因此,人們試圖通過世代相傳的祭祀活動來取悅這些虛幻物。

撫慰它們或讓它們對人類產生好感。

在這個意義上,我稱它為“恐懼宗教”(Furcht-Religion)。

這類宗教,儘管不是由某個人創造。

但是一個特殊的祭司階層已經形成,因而具有相當的穩定性。

祭司階層充當人與人所怕之物之間溝通的調解者。

並以此建立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

在通常情況下,那些依賴其他因素得以掌權的首領。

統治者或特權階層,為鞏固其世俗權力。

就把這種權力同祭司階層的職能結合。

要不就是政治權力的統治者和祭司階層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互結盟。





宗教形成的第二個來源是社會情緒。

無論父親或母親,還是較大的人類共同體的領袖都不免死和犯錯。

人們對指引、關愛與幫助的渴望促成社會或道德的上帝概念形成。

這位執掌天意的上帝,擔當保護、決斷、獎賞和懲罰的職責。

上帝按照人類所處的不同層次,愛護和撫育部落的生命或人類的生命。

甚或生命本身。

他是人在遭遇不幸和願望未達成時的安慰者。

是死者靈魂的保護者。

這就是社會或道德的上帝概念。





從猶太民族的神聖典籍中可以看到從恐懼宗教到道德宗教的發展。

在《新約》中,這一發展得以延續。

所有文明民族的宗教,尤其是東方民族的宗教,主要是道德宗教。

從恐懼宗教到道德宗教的轉變是人類生活發展歷程中一大進步。

人們必須杜絕這樣的偏見,即認為原始人的宗教完全是恐懼宗教。

文明人的宗教就一定是道德宗教。

事實上,所有時期的宗教都是混合型。

只不過在較高級的社會生活中,道德宗教佔主導地位。





這些類型的宗教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即上帝概念擬人化特徵。

通常只有那些精神上非常富有的個人[1]。

出身高貴的團體才能超越這一宗教體驗階段,得到實質性的提升。

此外,還存在第三階段的宗教體驗,儘管鮮有完全純粹的形式。

我想將其稱作宇宙宗教情懷[2]。

要和沒有一點兒這種情懷的人解釋清楚這種感受,比較困難。

特別是這裡沒有任何相對應的人格化的上帝概念。





有些人感覺到人類的願望和目的毫無意義。

而自然界和思維界卻顯露出崇高與奇妙的秩序。

個人的存在給他的感受如同監獄一般。

他想將宇宙作為統一且有意義的整體去體驗。

這種宇宙宗教情懷在人類早期的發展階段已現端倪。

比如在大衛的《詩篇》[3]以及一些先知那裡。

佛教中包含的這種宇宙宗教情懷的成份更強烈。

這一點可以從叔本華的美妙文章中得到感受。





各個時代的宗教天才之所以如此傑出,是因為具有這種宗教情懷。

這種情懷既不知道什麼是教條,也不知道以人為形象塑造出的上帝。

因此,也不可能有以宇宙宗教情懷為核心教義為基礎的教派。

因此,在每一個時代的異教徒中,我們倒可以找到充滿這種最高宗教情懷的人。

許多時候,他們被同時代的人視為無神論者,有時也被視為聖人。

從這個觀點來看,德謨克利特、亞西西的方濟各[4]和斯賓諾莎這樣的人彼此都很相近。





這種宇宙宗教情懷既提不出明確的上帝概念,也沒有神學。

如何實現這種信仰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承呢?

在我看來,喚醒能夠接受它的人

心中的這種情感並使其保持活力,是藝術和科學最重要的功能。




因此,關於科學與宗教的關係。

我們得出一個與​​以往大不同的看法。

從歷史上看,人們總是傾向於將宗教和科學視為不可調和的對立物。

原因很簡單,對於任何一個深信因果律的普遍作用的人來說。

下面的想法,即存在一個能干預世界事件進程的存在物,是完全不可能。

當然,必須假設他對因果律假說持有真正嚴肅的態度。

他不需要恐懼宗教,也不需要社會或道德宗教。

對他而言,一個有賞有罰的上帝是難以想象。

因為人的行為活動取決於外在和內在的必然。

因而在上帝眼中,他就不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如同一個無生命物體不能對它的行為負責一樣。

有人因此指責科學,稱其有損於道德。

但是,這樣的指責是不公正。

一個人的道德舉止應該建立在同情心、教育和社會關係及社會需求上,不需要任何宗教基礎。

如果一個人僅因害怕受到懲罰或是希望死後得到獎賞而約束行為,那的確是太可悲了。






由此就很容易理解,教會為何一直反對科學,並迫害科學的跟隨者。

另外,我斷定,宇宙宗教情懷是科學研究最強烈和最高尚的推動力。

只有那些投入巨大的努力,尤其是他們的獻身精神。

要是沒有這種獻身精神,就不能取得理論科學上的開創性成就。

才會從中理解這種情感的力量。

唯有這種力量,才能驅動他們做出那些遠離直接現實生活的工作。

為弄清楚天體力學的機制,開普勒和牛頓投入多年孤獨的研究。

他們對世界構造的理性——只不過是理性在世界上的微弱反映。

那些主要從實際結果來認識科學研究的人。

對於下面這些人的精神狀態不能給予正確的認識。

他們身處同時代人的懷疑中。

卻為遍布世界各地、身處各個世紀的志同道合者指明道路。

只有那些也獻身於相同目標的人。

才能深切領會到究竟是什麼在激勵著這些人,給予他們力量。

使他們無論遭受多少失敗,都會選擇矢志不渝忠於自己的目標。

給人以這種力量的正是宇宙宗教情懷。

當代有人說的不無道理。

在我們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

只有嚴肅的科學研究者[5]才是唯一具有深厚宗教信仰的人。


---------------------------------------註解------------------------------------------
[1] 此處在德文原稿,用的是“只有那些特別富有的個人”(nur besonders reiche Individuen)

而在兩個主要的英譯本中,此處分別為only individuals of exceptional endowments和onlyexceptionally gifted individuals。

前者用reiche,並沒有專門指物質上的富有,是精神上的富有;英譯本可譯為“那些特別有天賦的個人”。

考慮到兩個英譯本的影響,這裡加“精神上”三個字。

[2] 此處德文為komische Religiosität。

[3] 大衛的《詩篇》(Psalm),是《聖經·舊約》中《詩篇》的一種方便說法。

《詩篇》共150篇,其中註明是大衛所作的有73篇。

[4] 方濟各(Franziskus von Assisi,1182—1226),出生於意大利亞西西(Assisi),方濟各會的創辦者。

方濟各會(OrdoFratrum Minorum,拉丁文意為“小兄弟會”)是天主教托缽修會之一,因其會士著灰色會服,故又稱灰衣修士。

1209年,方濟各得到教皇英諾森三世的批准成立該會;1223年,教皇洪諾留三世批准其會規​​。

托缽修會規定會士必須家貧,不置恆產,以托缽乞食為生。

他們雲遊四方,活動在社會各階層。

方濟各會提倡清貧生活,托缽行乞。

他們效忠教皇,反對異端。

[5] 在德文版中,此處用的是Forscher。




補充內容 (2019-5-3 05:36):
待續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6 02:40
<科學研究的宗教情懷>





在思想深邃的科學家之列,您很難找到一個沒有宗教情懷的人。

但是,這種宗教情懷與常人[1]不同。

對於凡夫俗子而言,人們一方面希望得到上帝的關愛。

另一方面又害怕受他的懲罰;這種感覺類似孩子對父親的感情昇華。

對於上帝,人們與他在某種程度上,建立一種私人關係,無論這其中有多少敬畏的因素。





但是,科學研究者卻痴迷所有事件中的因果關係。

對他而言,未來同過去一樣,都是必然和確定。

道德不是神聖,純粹是人的事情。

他的宗教情懷是以這種形式出現。

對自然規律性的和諧入神般著迷。

這種和諧揭示一種如此深邃的理性。

與此相比,人類一切有意義的思考和安排都是其微乎其微的反映。

只要他能夠掙脫自私慾望的奴役,這種情感將是他生活和工作的指導原則。

毫無疑問,這種情感與各個時代的宗教天才所懷有的情感是密切相關。
------------------------------------------註解----------------------------------------------
[1] 在德文版和英文版中,此處用的都是“天真的人”(naiveMenschen,naïve man)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6 05:25
                                                               <科學與宗教>

                                                                     <一>

                    在20世紀、19世紀、18世紀,人們廣泛認為知識和信仰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盛行於一些傑出人士中的觀點認為,信仰應越來越多被知識取代的時候已經到了

                                    沒有知識作為依託的信仰是迷信,因此必須加以反對
   
                               根據這觀念,教育的唯一功能就是打開通向思考和知識的通道
   
                             而學校作為人們進行教育的傑出機構,必須完全為這一目標服務。




                                        一個人可能很難(如果不是根本不可能的話)

                                         找到以這種粗陋的方式表述理性主義的觀點

                              因為任何一個理智的人都會立即發現這個觀點的陳述是多麼片面

                                       但是如果一個人想理清思緒,抓住觀點的實質

                                           這種直截了當的表述方式還是可以接受。




                                      的確,信念最好能得到經驗和清晰思維的支持

                            在這點上,人們必須毫無保留的同意極端理性主義者的看法

                     然而,這觀點的弱點,是那些對我們的行為有必要且起決定作用的信念

                                        並不能完全用這種僵化的科學方法來尋找。




                         科學方法能教給我們的只有事實是如何相互聯繫,又是如何相互制約

                                       獲得客觀知識是人類所能擁有的最高抱負

                         你們當然不會懷疑我想貶低人類在這個領域所進行的英勇努力之成就

                                     同樣真切的是,「有關」是(is)什麼的知識

                                並不直接打開通向「應該是」(should be)什麼之門

                                     人們可以對「是什麼」有最清楚完整的認識

                                可還是不能從中推論出我們人類渴望的目標「是什麼」

                                   客觀知識為我們實現某些目標提供強有力的工具

                          但是終極目標本身以及對實現它的熱望必須來自另一個源泉

                    我們的存在和行為只有確立這樣的目標及相應的價值才能實現其意義

                                                  對此觀點,幾乎不必論證

                         這類真理的知識本身是偉大,但它作為指導行動的能力實在太弱

                           以至於它甚至不能證明對真理知識本身渴望的正當性和價值

                                  因此,面臨關於我們存在的純粹理性觀念的局限。





                     但是,絕不可以假定理智思維在形成該目的和倫理判斷方面就無所作為

                                     當某人意識到某種手段對實現一個目的有用時

                                                該手段本身就因此成為目的

                                      理智使我們明白手段和目的之間的相互關係

                                   僅靠思考並不能讓我們清楚終極目的和根本目的

                 在我看來,廓清這些根本目標和評價,並使它們在個人感情生活中牢固確立起來

                               似乎正是宗教在人類社會生活中應該行使的最重要功能

                      如果有人問,既然這些根本目的不能僅通過理性來陳述並被證明是正當

                                               那麼,它們的權威又從何而來?

                             答案只能是它們在健全的社會中作為強有力的傳統存在

                                      這些傳統作用於個人的行為、抱負和判斷

                                   它們活生生存在著,其存在的正當性不言自明

              它們的成立並不是通過證明,而是通過啟示,有影響力的偉大人物的作用而得到

                         人們不應該試圖證明其正當性,而應該單純而明確感受其本質







                       我們的抱負和判斷的最高準則是由猶太—基督教的宗教傳統給予

                                     這是一個很高的目標,以我們的微薄之力

                                               遠不足以完全實現這個目標

                                       但它給我們的抱負和評價提供堅實的根基

                                   如果人們要把該目標從其宗教形式中提取出來

                             並僅從純粹人的方面看待它,就可以對它進行如下表述

                                                個人自由而又負責的發展

                          從而可以在服務全人類的過程中自由而快樂發揮自己的能力

                                  在這裡,沒有給民族、階級神聖化留有任何餘地

                                                 更不用說個人的神聖化

                             難道不是如宗教語言所說,我們都是同一個父親的孩子?

                                    確實,甚至連作為一個抽象整體的人的神聖化

                                      都不合乎該理想的精神。靈魂只被給予個人

                                        個人的最高使命是服務,而不是統治

                                    也不是以其他形式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他人






                                         如果人們考察本質而不是考察形式

                           那麼人們也可以把這些詞句看成表達基本意義上的民主觀點

                                在我們使用這個詞的意義上,真正的民主主義者

                           就如篤信宗教的人一樣,能夠盡可能少的崇拜他的國家





                                      那麼,教育和學校的功能是什麼呢?

                                             它們應該幫助青年在成長中

                                    把這些重要的原則看作有如他們呼吸的空氣

                                              教學本身並不能做到如此。





                                     如果有人把這些崇高的原則清楚放在眼前

                                    並把它與我們這個時代的生活和精神相比較

                        那麼有一點異常明顯,即文明的人類發現正處嚴重的危險之中

                            民族主義、不寬容以及運用經濟手段對個人進行的壓迫

                                        它們威脅要扼殺那些最寶貴的傳統。




                                 但是,對危險的嚴重性認識正在有識之士當中傳播

                                          許多人在尋找化解這個危險的手段

                                            在國內、國際政治領域中的手段

                                       以及一般而言,在立法或組織領域的手段

                                             毫無疑問,這些努力極有必要

                                      先人們知道一些我們似乎已經遺忘的東西

                                            如果沒有活生生的精神作為依托

                                            所有手段都只不過是遲鈍的工具

                              但是如果實現這一目標的渴望有力的存在於我們內心

                        我們將不會缺乏力量以找到實現該目標,並使之成為現實的手段。



                                                                 <二>



要我們如何為科學取得共識並不困難

科學就是一種長達數個世紀的努力

通過系統的思想把這個世界中可以感知的現象盡可能完全聯繫

大膽地說,它是通過概念化這一過程對存在進行後驗重建的企圖

但當我問自己宗教是什麼時,就不能如此輕易地回答

即使當我已找到在這一特定時刻可能讓我滿意的答案後

我仍然堅信,在任何條件下,我都絕不可能,哪怕在很小的範圍內

把所有那些曾經對這個問題進行嚴肅思考的人的意見統一起來。






那麼,首先我將不問宗教是什麼

而寧願問,用什麼可以刻畫一個使我認為他篤信宗教的人的抱負

在我看來,受宗教啟發的人已經在最大程度從自私慾望的桎梏中解放

而全神貫注於那些超個人的價值而為他所堅持的思想、感情和抱負之中

我認為重要在於這個超越個人的內容的力量

以及對它超越一切深遠意義的信念的深度

而不在是否曾試圖把該內容與一個神聖的存在聯繫

否則,就不可能把佛陀和斯賓諾莎算作宗教人物

與此相應,宗教信徒只要不懷疑那些擁有理性基礎的超個人內容和目標的重要與崇高,就可謂虔誠

它們的存在就跟他自己的存在一樣必然、一樣真實

在這個意義上,宗教是人類長久的努力

它要使人們清楚、完整認識這些價值和目標

並且經常強化它們,擴大其影響

如果人們根據這些定義來想像宗教和科學

這兩者之間的衝突就顯然不可能發生

一方面,科學只能斷定是什麼,而不能斷定「應該」是什麼

各種各樣的價值判斷在其領域之外仍然是必然

另一方面,宗教只涉及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的評價

它無法正當揭示事實和事實之間的聯繫

根據這一詮釋,過去在科學和宗教之間廣為人知的衝突都必須歸因對上述情形的誤解。







例如,當宗教團體堅持認為《聖經》

所有論述都絕對正確時,衝突就產生

一方面

意味著宗教這一部分對科學領域的干預

教會與伽利略和達爾文學說之間的鬥爭就屬於此列

另一方面

科學的代表人物經常試圖在科學方法的基礎上在價值和目標做出根本性的判斷

從而使他們自己與宗教對立,這些矛盾都源於重大的錯誤。





那麼,即使在宗教和科學之間劃清各自的領域

這兩者之間仍然存在密切的相互聯系和強烈的相互依賴關係

雖然宗教可以決定目標,但在最廣泛的意義上

它已從科學獲到使用何種手段會促進它所建立的目標的實現

但是科學只能由那些滿懷追求真理和知識熱望的人創造

而這種感情又源於宗教領域

同樣屬於這個來源的是如下信念

相信那些在現存世界中有效的規律是理性,即能用理性來理解

我不能想像哪個真正的科學家會沒有這種深沉的信念

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表示這情形

科學沒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沒有科學是盲目。





儘管我已在上文斷言宗教與科學實在不可能有合理的衝突

但我必須在歷史上宗教的實際內容方面

再次就一個基本觀點對這一斷言加以限定

它與上帝這一概念有關

在人類精神進化的幼年時期,人們根據自己的形象創造了神

這些神被認為通過其意願的作用能夠決定,至少能夠影響現象世界

人類試圖通過魔法和祈禱來改變這些神的行為,以有利於自己

在現在所有宗教教義中,上帝的概念都是這些神的古老概念的昇華

這種把上帝擬人化的特點可見諸人向上帝祈禱以求實現願望這一事實中。





現在,宗教領域和科學領域衝突的主要是在人格化上帝這概念

科學的目標是確立決定空間和時間坐標中物體和事件相互聯繫的普遍規律。

這些規律,或者說得更確切一些,自然規律被要求——而不是被證明——具有絕對的普遍有效性

這主要是一個綱領,對其原則上成功的可能性的信心只建立在部分成功之上

但是幾乎不可能發現有誰能否認這些部分成功,並把它們歸因於人類的自我欺騙

我們能夠在這些規律的基礎上很精確、很肯定地預言某些領域的現象

隨時間變化的行為這一事實深入根植於現代人的意識中

即使他對那些規律的內容可能掌握很少

他只需要考慮如下事實

太陽系中行星的軌跡能夠在少數幾條簡單規律的基礎來精確的預測

而且,儘管不具備同樣的精確性,也可能預先計算電動機、輸電系統或無線設備的運行模式

甚至在處理一個新的裝置時也是這樣。



補充內容 (2019-5-5 11:26):
本章待續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6 22:24
<續章>



毫無疑問,當在現象綜合體中起作用的因素太多時

絕大多數情況下,科學方法是不起作用

人們只要去想天氣就知道

哪怕只是對幾天之後的天氣進行預報也不可能

然而沒有人懷疑我們正面臨一種因果聯繫

其中構成原因的成份大體上已為我們所知

人們不能對這領域發生的事情進行精確的預測

因為起作用的因素具有多樣性,而不是自然界中缺乏秩序。





我們對生物領域中的規律性的研究遠不夠深入

但足以使我們至少感覺到那不變必然性的規則

人們只要思想遺傳中有規則的秩序以及毒物(比如酒精)

對生物行為的影響,就能清楚

這裡所缺少的是對廣泛普遍性聯繫的掌握,而不是對秩序本身的了解。





一個人越是深信所有事件安排好的規律性(ordered regularity)

就越是堅信:除這種安排好的規律性,再沒有讓那些本性不同的原因存在

對他來說,無論是人類的統治亦或是神的統治

都不會作為自然事件的獨立原因存在

毫無疑問,主張存在一個乾涉自然事件的人格化的上帝的學說

絕不可能在真正意義上被科學駁倒

因為這一學說總是能在科學知識尚未涉足的領域找到避難所。






但我確信,一部分宗教代表的這種行為

不但是毫無價值,而且後果也是極其嚴重

因為一種只能在暗中而不能公開維護自己的學說

由於對人類進步帶來不可估量的害處

必然會失去它對人類的影響

在為合乎道德的善進行鬥爭的過程中

宗教導師們必須有氣量放棄人格化上帝的學說

放棄過去把巨大的權力交給牧師手中的那個恐懼和希望的源泉

在努力過程中,他們必須利用那些能夠在人性本身培養真、善、美的力量

毫無疑問,這是個比較困難,但其價值也大得不可比擬的任務[1]

宗教導師們完成上面提及的淨化過程之後

當然會高興承認科學知識已經使真正的宗教更高貴,並使其意義更深遠。







如果宗教的目標之一

是盡可能把人類從自我中心的願望、慾望和恐懼的束縛中解放

那麼科學推理可以在另一個意義上幫助宗教

盡管揭示使事物之間的聯繫及對事物的預測

成為可能的規則是科學的目標

但並不是其唯一的目標

它還試圖把已發現的相互獨立的概念要素間的聯系降低到最低程度

正是在這使多種多樣的成份合理的統一過程中

它取得最大的成功,儘管也正是這努力使它冒著落入幻想陷阱的巨大危險

但是所有對經歷過這領域內的成功進展有深刻體驗的人

都會被在存在中所顯示出來的合理性表示極大的尊重

通過理解的方式,他從個人希望和慾望的束縛中完全解放出來

從而對體現於存在之中的理性的莊嚴抱有謙卑的態度

由於這種態度極為深奧,人類不可能達到

但就“宗教”這個詞的最高意義而言

這個態度在我看來是宗教

所以我覺得,科學不僅除去宗教衝動中擬人化的雜質

而且有助於我們理解生活中的宗教精神化。





人類的精神進化越是深入,我越是堅信通向真正宗教之路不存在於對生命和死亡的恐懼之中

也不存在盲目信仰之中,而存在對理性知識的努力追求之中

在這意義上,我相信,如果牧師希望公平對待他崇高的教育使命,就必須成為一個教師。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6 22:31
xxx9638527410 發表於 2019-5-6 04:24
毫無疑問,當在現象綜合體中起作用的因素太多時

絕大多數情況下,科學方法是不起作用

(註解)


[1] 這一思想在赫伯特·塞繆爾(Herbert Samuel,1870—1963)的《信仰與行動》

(Belief and Action: AnEverydayPhilosophy,London,1937)一書中有令人信服的表達

赫伯特·塞繆爾子爵一世,英國自由派政治家、外交家和哲學家

1920年,他被任命為英國駐巴勒斯坦第一任高級專員

一直到1925年,塞繆爾是猶太人,據說他在擔任高級專員期間

因公正對待阿拉伯人和猶太人而得到雙方信任

1931—1935年,他任英國自由黨領袖

1931年起,他任英國皇家哲學研究所所長,著有《自由主義》(1902)

《實用倫理學》(1935)、《信仰與行動》(1937)、《物理學隨筆》(1951)...

補充內容 (2019-5-6 04:32):
待續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7 22:56
                                     <宗教與科學勢不兩立嗎?>





宗教與科學之間是否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宗教可以被科學取代嗎?

幾個世紀以來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曾引起相當大的爭議,甚至是激烈的鬥爭

然而在我心中,如果冷靜思考這兩個問題,無疑只能導致否定的答案

然而,讓答案變得複雜化的是,儘管大多數人很容易就“科學”的意義達成共識

但在“宗教”的意義上,卻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就我們的目的而言

可以把科學定義為“以系統思維尋求我們感覺經驗之間的規律性關系”

科學直接產生知識,間接產生行動的手段

如果提前設定明確的目標,科學就能導致有條理的行動

至於創建目標和做出價值陳述,則超出科學的功能範圍

雖然就其對因果聯繫的掌握程度這一點來說

科學可以各種目標和價值兼容與否做出重要結論

但是關於目標和價值的獨立的基本定義,仍然超出了科學的範圍。



補充內容 (2019-5-7 04:57):
待續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11 22:18
                                         續章


至於「宗教],人們普遍認為它涉及的是「目標」和「價值」,

一般也涉及人類「思維」與「行動」的情感基礎,

只要,這些「基礎」不是由人類的不可改變之「遺傳」本性預先決定。

「宗教」關乎人對大自然整體的「態度」,

關乎「個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理想的建立,也關乎人的「相互」關係;

「宗教」為達到這些「理想」,試圖通過對「傳統」施以「教育」的影響,

並且,發展和傳播某些容易理解的「思想」和「敘事」的故事(史詩和神話);

這些,「思想」和「敘事」故事易於按照「公認」的理想去影響「價值」和「行動」。









補充內容 (2019-5-11 04:18):
代續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13 23:26
<續章>



正是宗教傳統這種神秘的——或更確切的說——象徵性的內容,可能會同科學發生衝突。
只要宗教的整套觀念中,包含對屬於科學領域的論題所做教條式的一成不變陳述,這種衝突就會發生。
因此,若想保存真正的宗教,至關重要的是避免在與宗教目的、無關緊要的問題上引發衝突。
當剝去神話的外衣,考察現存的各種宗教本質屬性時。
我覺得它們之間並不像“相對性”或傳統理論的支持者,希望我們相信的那樣,存在根本的區別。
這用不著驚奇,因為一個民族的道德態度是受到宗教支持。
它總是以保護和促進集體及其個人的健全和活力為目的,否則,這個集體必將滅亡。
事實上,一個以虛偽、誹謗、欺詐和謀殺為榮的民族,不可能存在很長時間。
然而,在面對一個具體案例時。
要清楚與確定什麼是可取,什麼應該避而遠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如我們很難確定究竟是什麼造就優美的繪畫或好的音樂一樣。
或許,這些東西用直覺去感受比用理性去理解更容易一些。
同樣,人類偉大的道德導師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生活藝術中的藝術天才。
除了那些直接出自保護生命和免除不必要痛苦的動機而提出的最基本的箴言。
還有一些箴言,雖然,顯然與基本箴言不相稱,我們對之還是相當重視。
例如,是否應該毫無保留的追求真理,即使在獲得真理並讓所有人都有途徑獲得真理的過程中需要在勞動和幸福方面做出重大犧牲,也在所不辭。
有許多這樣的問題,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是不容易回答或根本不能回答。
然而,我並不認為所謂的“相對主義”觀點是正確,即使是在處理更加微妙的道德決定時,也是如此。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19 01:41
即使,是從這些最基本的宗教教規。

來衡量今天文明人類的實際生活狀況。

人們也必然會對現狀深感痛苦和失望。

雖然宗教規定在個人與團體之間應充滿兄弟般的友愛。

但實際景象更像是一個戰場,而不是一個管弦樂隊。

無論在經濟上和政治上,任何地方的指導原則都是以犧牲自己的同胞為代價的無情爭奪。

這種競爭精神甚至在中小學中也盛行,它摧毀人類友愛和合作的一切感受。

不是把「成就」看作源於對生產性和思想性工作的熱愛,而是出於個人野心和對被排斥的恐懼。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19 01:44
有些悲觀主義者,認為這種狀況必然是人性中固有。

提出這種觀點的人才是宗教的真正敵人。

因為,他們暗示宗教教義是烏托邦理想。

不適合給人類事務提供指導。

然而,對某些所謂的原始文化中的社會模式的研究似乎足以證明這種失敗主義的觀點是毫無根據的。

誰要是關心這個在宗教本身的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

不妨去讀魯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的模式”[1]一
書中關於普韋布洛印第安人的描述。在最艱苦的
生活條件下,這個部落顯然完成艱難的任務,
把人民從競爭精神的災難中解救出來,並在其中
培育出一種適度的,合作的生活方式,不僅免
受外部壓力,而且沒有減少任何幸福感。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5-25 16:09
這裡提出的對宗教的解釋,

暗示科學對宗教態度的依賴。

在我們這個物質主義占主導地位的時代,

這種關係太容易被忽視了。

誠然,科學結果完全與宗教或道德考慮無關,

但是那些在科學上做出巨大創造性成就的人,

大都浸淫真正虔誠的宗教信念,

即相信我們這個宇宙是完美,適宜於理性地追求知識。

如果這種信念不是一種很強烈的情感,

如果那些追求知識的人沒有受到斯賓諾莎那種“對神的理智的愛”(Amor DeiIntellectualis)的啟發,

就不可能有這種不懈的獻身精神,而正是這種精神使得人們達到其最高的成就。



--------------------------------------------註解------------------------------------------------------
[1] 《文化的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是美國人類學家、民俗學家

魯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的代表作之一

被譯成14種文字,多年來作為美國大學人類學課程的標準讀物。

在《文化的模式》中,她描述美國西南部普韋布洛印第安人文化中對「克制」的強調

以及在大平原的美洲原住民文化中對放棄的強調。

她詳細描述了不同文化在儀式、信仰和個人喜好之間的不同,以顯示每個文化如何具有自己的「個性」。

她表達對文化相對主義的信仰。

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的道德要求,只有把該文化作為一個整體研究,才能真正理解它。

貶低與自己不同的文化習俗或價值觀是錯誤。

我們不應該試圖按照我們的標準來評估他人。

道德與文化價值是密切相關的。

她的另一部名著是《菊與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最初被認為是西方人了解日本人矛盾性格或雙重文化的必讀之書,現在學界對此書持批評意見更多




補充內容 (2019-5-24 22:09):
待續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6-4 01:42
<對宗教問題的回答>



在德國外長瓦爾特·拉特瑙(WaltherRathenau,1867—1922)
1922年6月24日被德國極右分子暗殺後
作為當時全德最著名的猶太人愛因斯坦
也受到了極右分子的威脅,被列入“暗殺名單”
為了躲避德國內日益高漲的反猶主義的迫害
愛因斯坦接受來自日本的訪問邀請
1922年11月17日至12月29日,愛因斯坦訪問日本
旅日期間,一名基督教青年會的成員向他提出了幾個問題
愛因斯坦在1922年12月14日給出的回答
最初以日文譯文和德文原文在1923年2月出版的日文雜誌《改造》
(Kaizo No.5,1922,194~195頁,197頁)上同時發表。
有人向愛因斯坦教授請教關於宗教的觀點:
1. 您認為“科學真理”與“宗教真理”的出發點截然不同嗎?
2. 兩者是互相推動的關係嗎?
也就是說科學發現能夠改善宗教信仰、排除迷信,是因為宗教情感可以給科學發現以推動作用嗎?
3. 教授先生持有何種“上帝”觀?
4. 教授先生如何看待“救世主”?
愛因斯坦針對以上問題給出了回答:
1.
給“科學真理”這概念賦予一個清晰的定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真理”一詞具有不同的含義
這要看它是涉及一個經驗事實一個數學定理,還是一個自然科學理論
而就“宗教真理”這一概念而言,我根本無法想像出任何清晰的內涵來。
2.
科學研究可以通過鼓勵因果思維和提供全局視野而削弱迷信的影響
我深信,所有細緻的科學研究工作都基於一種類似於宗教情感
對理性或世界本身可認知性的熱誠信念。
3.
那種根深蒂固的信念、認為可認知的世界是超級理性的表現,就是我對上帝的理解
用通俗的方式來表述,可以稱之為“泛神論”(斯賓諾莎)。
4.
我只能從歷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看待宗教傳統,除此之外,我與之毫無關係。



補充內容 (2019-6-3 07:42):
待續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6-17 00:28
<失去的天堂>

按照《我的世界觀》的編輯澤利希(Carl Seelig,1894—1962)的說法,愛因斯坦早在國際聯盟於1920年1月在日內瓦建立不久,就用法語寫了這篇諷刺性的短文。從中可以看出,愛因斯坦那時就已對代表各國利益的科學家違背國際主義精神的行動感到深深失望。這篇文章的英文版發表於1930年9月14日《紐約時報》。利夫(Alfred Lief)編輯、1933年出版的《反對戰爭》(The Fight Against the War)一書收有本文,註明是愛因斯坦寫給美籍匈牙利作家埃米爾·倫傑爾(Emil Lengyel, 1895—1985)的信。


1954年英文版《觀念與見解》將這篇文章置於文集之首,可見對本文的重視。



直到17世紀,整個歐洲的科學家和藝術家還是由共同的理想緊密團結在一起,他們之間的合作幾乎不曾受到政治事件的影響。拉丁語的普遍使用進一步鞏固了這種共同體。今天我們再來回顧這種情況,如同看到一個失去的天堂。民族主義的激情已經破壞了這個精神共同體,曾一度使將全世界聯合起來的拉丁語消亡。科學家變成了極端的民族傳統的代表,並失去了對知識共同體的感覺。


現在,我們不得不面臨這一令人沮喪的事實:務實的政客成了國際主義理念的代表。正是他們創立了國際聯盟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6-17 00:32
[size=1.375em]<倫理文化的必要性>



本文是愛因斯坦於1951年1月寫給在紐約舉行的“倫理文化學會”(Ethical Culture Society)成立75週年紀念日的賀


信,首次發表於1951年1月6日《紐約時報》。

“倫理文化學會”1876年由從德國移民美國的費利克斯·阿德勒(Felix Adler,1851—1933)在紐約創立。這個學會


致力於倫理學、社會公正和教育,認為宗教是基於倫理的,而不是基於信仰和神學。要讓生活有意義,過得充


實,並在此基礎上創造一個對所有人都有利的世界,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和遵守倫理原則。倫理文化從業者在從事


對世界有益的事業上要相互支持。所有人都具有內在價值,都應該得到尊重和尊嚴,每個人對所有其他人都有不


可估量的影響。按照學會當時的主席布萊克(Algernon D. Black,1900—1993)的說法,這個不守成規的學會提


倡每個宗教都有義務讓民眾滿意,友善地接受民眾。其最高原則包括對個人的尊重、相信人的善良。

在“倫理文化學會”[成立75週年]紀念日之際,我願意表達我對你們幸運而成功的祝福。當然,現在並不是我們


對75年間在道德領域真誠的努力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滿意的時候,因為人們很難斷定如今人類生活的道德風貌總體


上比1876年更讓人滿意。

那時流行的觀點認為,從科學上可探知的事實中獲得啟示,與偏見和迷信做鬥爭,就能得到我們希望得到的一


切。這一切的確很重要,值得最出色的人為此做出最大的努力。在這一點上,過去的75年裡已經取得了很多成


就,並通過文學和戲劇舞台得以傳播。

但是,清除障碍本身并不能导致社会和个人生存变得更好。因为除了这种消极的结果外,至关重要的是还有一种


积极的要使人类的共同生活合乎伦理—道德结构的追求。在这里,任何科学都帮不上我们的忙。我甚至认为,在


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出于实际和实用的目的,过分强调纯粹智力教育的作用,这已经直接损害了伦理的价


值。我思考更多的不是技术进步致使人类将直接面临的危害,而是这种将会凝固人类之间体谅之情的“务实”的思


维习惯,将如同严霜一般压在人类的关系之上。

實現道德和審美層面這一目標,在藝術上要比在科學上更接近一些。當然,了解你的鄰人是重要的,但這種了解


只有在同喜與分憂作為支撐時才會有好結果。當宗教去除迷信的成分後,培養道德行為就成為最重要的推動力。


從這個意義上講,宗教構成了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宗教在教育中所受到的關注太少了,就連僅有的那一


點兒也相當不繫統。

如今政治世界所處的可怕困境,與我們文明中對這部分的忽視有很大關係。要是沒有“倫理文化”,人類將難以獲


救。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6-17 00:34
<法西斯主義與科學——給羅馬的羅科部長的一封信>

阿爾弗雷多·羅科(Alfredo Rocco,1875—1935),意大利政治家和法學家,出生於那不勒斯。羅科曾在烏爾比諾大學(1899—1902)和馬切拉塔大學(1902—1905)任商法學教授,在帕爾馬任民事訴訟教授,在帕維亞任商業法教授,在羅馬大學任經濟法教授,1932—1935年任羅馬大學校長。羅科最初信奉馬克思主義,最終轉向了民族主義。他認為,意大利的物質和經濟力量之所以薄弱,是因為意大利過分依賴法國、德國和英國這些歐洲列強。他譴責歐洲列強將外國文化強加給意大利,並批評它們過於支持個人主義。他後來加入了法西斯國家黨,並通過立法程序賦予法西斯主義以合法基礎。1921年,他當選為眾議院議員,1924—1932年任眾議院議長,1925—1932年任司法部部長。羅科還出版了《法西斯主義學說及其在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La dottrina del Fascismo e il suo posto nella storia del pensiero politico)以及《從自由國家到法西斯國家》(Dallo Stato liberale allo Stato fascista)等書。

這封信是愛因斯坦從自己位於柏林附近卡普特的消夏小屋寄出的,具體時間不明,但應該是在羅科任司法部部長期間。本文首次發表於1934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

非常尊敬的同行先生:

意大利科學界兩位最重要的、最受尊敬的科學家,為他們良心上的困境而求助於我,請求我給您寫信,希望有可能阻止那種威脅著意大利學者的殘忍折磨,這與向法西斯體制宣誓以示忠誠的事情有關。我要請求您的是,希望您能給墨索里尼先生以忠告,讓意大利知識界的優秀人物免受這種恥辱。

不管我們在政治信念上存在多大差異,我知道,我與您在一個基本觀點上是一致的:我們二人都注意到並珍愛我們的最高成就,即歐洲思想發展方面的繁榮昌盛。所有這一切的得來都是基於思想自由和教學自由,基於對真理的追求必須優先於其他一切追求這一原則。只有在此基礎上,我們的文明才得以在希臘產生,我們才能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慶祝其重獲新生。這一最寶貴的財產,是那些最純粹、最高尚的殉道者用鮮血換來的,這也是意大利如今仍受人愛慕和尊崇的緣故。

我一點兒也不想與您爭論,國家以何種理由來干預人民的自由是被認為正當的。但是對科學真理的追求——擺脫日常實際利益的事業——理應被每一個行政當局視為神聖的;而且讓那些真誠追求真理的人平靜地生活,應該是所有人的最高利益。這當然也符合意大利的利益以及它在世界上的聲譽。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7-26 00:16
[論自由]



我知道,就基本價值判斷進行爭論是一件毫無希望的工作

舉例來說,如果某人同意將人類從地球上滅絕作為目標

人們就不能在理性的基礎上對此觀點加以反駁

但是,如果就某些目標和價值達成共識

人們可以就實現這些目標的方式進行理性的爭論

那麼,讓我們指出兩個目標,所有讀到這篇文章的人大概都會同意。




1. 那些用來維持人類生命和健康的物質,應該用最少的勞動力來生產。

2. 對物質需要的滿足的確是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但僅此還不夠,

為了獲得滿足,人們還必須根據個人的特點和才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藝術。



上述兩個目標中的第一個,要求促進一切與自然規律和社會過程規律有關的知識,

也就是說,促進一切科學上的努力,

科學上的努力是一種自然的整體,它們各部分之間以一種確實還沒有人能預見的方式互相支持

但是,科學的進步卻預先假定了所有結果和論斷間享有自由流通的可能性

即在所有知識研究的領域內,享有言論自由和教學自由

我所理解的自由是指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

一個人不會因為就知識的一般和特殊方面表達意見和論斷,而招致危險或嚴重的後果

這種交流的自由對於發展和推廣科學知識不可或缺,有重大的實際意義。

它必須得到法律的保證。

但僅有法律並不能保護言論自由。

要是每個人都能不受懲罰表達觀點,還需要全民有一種寬容的精神。

這種理想的外在自由永遠不可能完全實現

但如果科學思想以及一般意義上的哲學和創造性的思維要盡可能快地發展

這種理想的外在自由就應該成為堅持不懈的追求的目標。





如果要確保第二個目標,即所有個人的精神發展都得到保障,就必須有第二種外部的自由。

人類不應該為取得必要的生活資料,而不得不工作到既無時間也無體力從事個人活動的程度。

沒有第二種外部的自由,言論自由對於一個人就毫無用處。

如果能合理解決勞動分工的問題,技術的進步將為這種自由的實現提供可能。





科學的發展

以及一般意義上的精神的創造性活動還要求另一種自由

它可以被概括為內在的自由

正是這種精神上的自由存在於獨立的思想中

後者不受權力和社會偏見的限制

也不受一般的未經審視的常規和習慣的羈絆。

這種內在的自由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恩賜

是個人值得為之努力的目標。

社會也能為推進這一目標的實現做很多工作

至少可以不干涉其發展。

例如,學校可以通過權威的影響或是把過多的精神負擔強加給年輕人

來干涉內在的自由的發展;學校也可以通過鼓勵獨立思考來表達對這種自由的讚成

只有不斷有意識地追求外在的自由和內在的自由,精神生活的發展和完善才有可能實現

人類的外在生命和內在生命才有可能得到改善。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8-3 22:36
< 在『羅德與泰勒獎』頒獎禮上的致辭 >




羅德與泰勒(Lord & Taylor)是一家美國奢侈品連鎖百貨公司
總部位於紐約市曼哈頓,其業務主要集中在美國東部。
該公司由英格蘭移民塞繆爾·羅德(Samuel Lord,1803—1889)
與他妻子的堂弟喬治·華盛頓·泰勒(GeorgeWashington Taylor)
在1826年創立於曼哈頓凱瑟琳街(Catherine Street)。
『羅德與泰勒獎』(Lord & TaylorPrize)是該公司設立的獎項。




愛因斯坦發表這一演講時,美國麥卡錫主義甚囂塵上,十分猖獗。

由麥卡錫參議員,領導的美國會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會,瘋狂搜尋共產主義的同情者。
麥卡錫聲稱有大量共產黨員、蘇聯間諜和同情者藏在美國聯邦政府和其他地方。
由胡佛領導的FBI監督公民的活動,尋找“顛覆性”的行為。
被調查者中既有著名的科學家和學者,也有一般的老百姓。
他們被要求出席委員會會議,回答有關其政治派別的問題。




愛因斯坦反對麥卡錫主義,勇敢站出來為受害者講話。
即使,接受這個與政治無關的獎項時,他也順便嘲諷麥卡錫主義。
文中所謂的“冷僻的領域”,指的是愛因斯坦從事的理論物理學。




這篇講稿是1953年5月4日用磁帶錄音,之後在電台廣播。
我很樂意接受這一獎項,對於我而言,它代表友好的態度。

因為看到一個無藥可救的踰矩者因其頑固而受到熱情讚揚

確實令我非常開心。不過,我們這裡所說的“踰矩”發生在一個冷僻的領域

『參議院委員會』尚未感到有採取行動的必要,以防這一領域出現危險

威脅到那些迷信權威或膽小怕事的公民內在安全。



至於那些熱情讚美我的話,我會小心翼翼不置可否。

現在誰還相信,存在真正的謙虛這種東西呢?

鑑於這種做法,也許有人會把我看作一個老朽的偽君子

這是我需要承擔的風險。

你們一定可以理解,我還沒有足夠的勇氣來抵抗這一風險。

最後未竟之言,唯有我的感激之情。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8-6 01:15
論學術自由——關於『貢貝耳事件』





本文寫於1931年4月。
埃米爾·尤利烏斯·貢貝耳(EmilJulius Gumbel,1891—1966)
是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系教授,一個坦率的和平主義者。
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積極反對反動的復仇運動
曾寫過幾本書和小冊子揭露德國秘密進行重新武裝的活動
以及暗殺許多和平民主義人士的罪行,因此激怒極右派份子。



1925年,海德堡大學哲學系通過決議,對他進行譴責,長期不給他晉升教職。
1931年,魏瑪共和國當局介入此事,給他一次小的升遷
但引起大學教職員和學生中的法西斯份子的強烈反對。
他們舉行示威遊行,聲稱政府侵犯學術自治,並且要將貢貝耳驅除出校。
這一事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1931年4月,德國保衛人權同盟在柏林召開群眾抗議大會,聲援貢貝耳。
愛因斯坦出席這次大會,並且事先準備這篇講稿,但他沒有得到發表講話的機會。






大學內的教職席位有很多,但睿智、高尚的老師卻很少

寬敞的報告廳有很多,但真心渴求真理和正義的年輕人卻很少

大自然批量生產的產品無以計數,但精品卻少之又少。

我們明知這一點,為何還抱怨呢?

難道不是一直都這樣而且將會繼續這樣下去嗎?

的確,人應該接受大自然賜予的東西。

但是還有一種時代精神,標誌一代人的心理狀態

它在人與人之間傳遞,給當時的社會打上深刻的烙印。

每個人都必須努力為改變這種時代精神貢獻出力量。


比較100年前大學年輕人朝氣蓬勃的精神與現在占主導的精神!

那時人們相信人類社會能夠得到改善,尊重每個誠懇的觀點,

並且具有偉大人物曾為之獻身奮鬥的寬容精神。

在那些日子,人們為被稱作『德國』的更大政治實體的統一而努力。

當時賦予這些理想和活力的正是大學的學生和導師。


如今我們仍舊對於社會進步、對於寬容和思想自由

對於現在被稱作『歐洲』的更大政治實體有迫切的要求。

然而,現今大學的學生和導師都已不再是人們的希望和理想的承載者了。

任何一個清醒冷靜的去觀察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裡審視自己。

召開這場會議的外在原因是貢貝耳事件。

這位正義的使者憑藉極度的勤勉、巨大的勇氣和堪稱典範的公正態度

揭露許多尚未得到懲治的政治罪行,他通過他的書對整個社會做出了卓越貢獻。

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如今卻遭到他所在大學的學生和不少導師的竭力驅逐。


絕不能容忍政治激情發展到如此程度。

我堅信,任何虛心拜讀過貢貝耳先生的書的人,都會與我有同樣的感受。

若要建立一個政治結構健全的社會,我們需要像他這樣的人。


讓每個人都能根據他自己所讀到的東西獨立做出判斷,而不是聽信他人!

如果能這樣,那麼貢貝耳事件還是能在不光彩的開始之後,帶來一些正面影響。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8-9 00:41
現代宗教裁判法






本文是愛因斯坦1953年5月16日
寫給紐約布魯克林的一位教師弗勞恩格拉斯(William Frauenglass)的信。
在麥卡錫主義猖獗時,弗勞恩格拉斯拒絕在國會委員會前做證。
這封信首次發表於1953年6月12日《紐約時報》。
愛因斯坦的回信引發相當大的公眾爭論。
在給瑞士的傳記作家澤利希的信中。
愛因斯坦提到,“所有重要的報紙或多或少禮貌的用負面的語氣對這一聲明進行評價”。
與媒體的負面評價相對照,愛因斯坦收到潮水般的郵件,多數對他表示支持。




親愛的弗勞恩格拉斯先生:

我們國家的知識分子所面臨的問題是非常嚴峻的。

反動的政客設法通過提供虛假的外部危險來誤導公眾,

讓他們懷疑所有智力上的努力。

到目前為止,這幫人得逞,如今他們開始壓制教學自由

剝奪所有不順從者的職位,也就是說,要餓死他們。



只佔少數的知識分子應該怎麼反對這種罪惡呢?

坦率地講,我只看到甘地主張的那種不合作的革命道路。

每一個被委員會傳喚的知識分子都應當拒絕做證

也就是說,他必須做好坐牢和經濟破產的準備,

總之,為國家的利益犧牲個人的利益。



然而,這種拒絕做證不能是基於眾所周知的托詞

即援引《第五修正案》反對自證其罪,而是要基於這樣一種主張,

即讓無辜公民服從這種審訊是可恥,而且這種類型的審訊違背憲法精神。

如果,有足夠多的人準備好跨出這艱難的一步,那麼他們將會成功。

否則,這個國家的知識分子所得到,絕不會比那個為他們準備的奴隸制好多少。

順便說一句,這封信不必被看成是“保密”。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8-24 02:12
培養獨立思考的教育




本文是愛因斯坦應《紐約時報》教育版編輯請求
教育問題而接受的採訪,發表於1952年10月5日《紐約時報》。
本文據德文版《我的世界觀》(27~28頁)翻譯
參考英文版《觀念與見解》(73~74頁)。
------------------------------------------------------------------------




只教人專業知識是不足夠。

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機器,卻無法成為一個人格完整的人。

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並獲得切身的感受。

學生必須對何為美以及何為道德上的善有敏銳的辨識力

否則只是靠那點兒專業知識,更像一隻訓練有素的狗,而不是一個均衡發展的人。

學生必須學會理解人們的動機、幻想以及他們所遭受的苦難

以便獲得正確的態度與他的同胞及其共同體相處。




這些寶貴的東西是通過與教育者親身接觸

而不是——至少主要不是——通過教科書傳授給年輕一代。

這就是文化本身和文化的主要內容,也是我在提倡“人文學科”同等重要時,心中所想的東西。

而不是歷史和哲學領域內面那些乾巴巴的專業知識。



過分強調競爭體系,以及為了立竿見影的用途而過早專門化,

將會扼殺包括專業知識在內的一切文化賴以生存的那種精神。



對於有價值的教育而言,發展年輕人的批判思維也是至關重要,

而過於繁重的課業壓力(學分制)則會擴大危及這種批判思維的發展。

負擔過重必然導致膚淺和粗俗[1]。

教學應該是讓學生在受教中覺得像收到一份寶貴的禮物,而不是一份沉重的責任。

-------------------------------------------------------------------------------------------------------------------
[1] 此處德文版用的是Kulturlosigkeit,可譯為“粗俗”、“缺乏教養”以及“野蠻”。——編譯者註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9-1 03:19
教育與世界和平


本文是『愛因斯坦』1934年11月23日
致“進步教育協會”(Progressive Education Association)的賀詞。
愛因斯坦檔案編號:[29—075]。
德文標題為《和平問題與學校》(Friedensproblem und Schule)。

----------------------------------------------------------------------------------------


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

美國幸運能夠在學校教導健全的和平主義

因為它沒有嚴重的外來侵略的危險

沒有必要向青年人灌輸軍國主義。

但是,如果對於和平教育的問題

僅從情感而不是現實的角度來處理,恐怕就有危險了。

如果沒有深入了解問題的根本困難,就會一無所獲。



美國青年首先應該了解

即使美國領土被真正入侵的可能性不大

它也隨時都有可能捲入國際糾紛中。

僅以美國參加世界大戰為例,就可以證明這種理解的必要性。



與其他國家一樣,美國的安全還是要建立在世界和平的基礎上。

不能讓青年相信,通過政治孤立可以獲得安全。

恰恰相反,應該喚起大家對廣泛的和平問題的嚴重關切。

尤其應該讓年輕人明白,由於美國政客在世界大戰結束後

沒有支持威爾遜總統的自由計劃

從而阻礙國際聯盟在解決這個問題上的努力,他們應該承擔多大的責任。




應該指出的是

只要強權國家不願意放棄軍事手段獲得更有利的世界地位

僅僅要求裁軍,不可能取得任何進展

此外,應向年輕人說明,像法國支持的通過建立國際機構

來維護各國安全的建議是有道理

為了獲得這種安全,需要簽訂國際條約來共同防禦侵略者

這些條約是必要,但本身不夠,應該採取進一步行動,讓軍事防御手段國際化

進行大規模軍隊整編和輪防調換

以免駐紮在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不會被該國單獨留用

為了準備這些步驟,青少年必須了解問題的重要性。




國際聲援的精神也應該鞏固加強

阻礙世界和平的沙文主義應該加以打擊。

在學校中,歷史教育應該被用作解釋文明進步的手段

而不是用來灌輸帝國主義權力和軍事成就的思想。

在我看來,為了解這方面的觀點,可推薦學生看威爾斯的《世界史綱》。

最後,地理和歷史一樣,至少具有間接的重要性

可以激發大家對各民族,包括那些通常被稱為“原始”或“落後”的民族

在內的特點都抱有同情與理解。
--------------------------------------------------------------------------------------------
這段內文,並不與愛因斯坦認為壞劣的『帝國人體軍隊』的看法互相矛盾。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9-7 04:57
『論教育』



本文是1936年10月15日愛因斯坦為慶祝美國高等教育300週年紀念會
在紐約奧爾巴尼市政府教育大廈校長廳舉行的慶祝會
暨紐約州立大學第72屆畢業典禮上的發言。
原文為德文,由林娜·阿羅內特(Lina Arronet)譯成英文
首次發表於1950年英文版《愛因斯坦晚年文集》(31~37頁)
後收錄於1954年英文版《觀念與見解》(66~72頁)。
本文參考1952年德文版《愛因斯坦晚年文集》(35~42頁)譯出。




------------------------------------------------------------------------------------
像今天這樣的周年紀念會,主要是用來回顧往事

特別是用來紀念為國家文化生活的發展做出特殊貢獻的人。

這種對先輩的緬懷確實不容忽視,尤其是對往日盛事的回憶

有助於鼓舞今天善良的人去勇敢地奮鬥。

但這件事必須由一個從小就與紐約州有聯繫

並且熟悉其過去的人來完成

而不是由我,一個像吉卜賽人一樣四處流浪

並在各個不同的國家積累經驗的人來做。




因此,當我接受您的友好和榮耀的邀請時

我別無選擇,只能談論一些不受時空限制、始終與學校事務相關的問題。

在這一努力的過程中,我絲毫不能以權威自居

因為從古到今,明智的有才之士已經討論過教育問題

並且就這些問題反復明白表達他們的觀點。

作為教育領域的半個門外漢[1],除了個人經驗和個人信念之外

什麼也沒有,談論教育問題的勇氣從何而來?




如果,這真是一個學術探討的問題,人們可能會對這些考慮三緘其口。

但是對於人類的生活和行動來說,情況就不一樣了。

在此,僅有真理的知識就不夠了;相反,如果不想失去這種知識,就必須努力持續更新。

它就像豎立在沙漠中的一座大理石雕像,隨時承受著被流沙埋藏的威脅。

必須不停伸手拂拭,才能使大理石在陽光之下永遠熠熠發光;為此,我也應盡綿薄之力。




學校一直是將傳統財富,從一代轉移到下一代的最重要手段

相較過去,這個道理更適宜於今天。

現代經濟發展削弱家庭作為傳統和教育承載者的角色。

因此,人類社會的生存和健康更加依賴於學校。




有時候,人們把學校看成僅是一種工具

靠它將一定數量的知識傳遞給成長中的下一代。

事實並不是這樣的。知識是死態,而學校卻是在為活人服務。

它旨在培養年輕人對社會繁榮有價值的品質和能力。

但這並不意味著剝奪個人的獨特性

以使他成為社區中不情願的工具,就像蜜蜂或螞蟻那樣。

因為一個由沒有個人獨特性和個人目標的標準化的個人所組成的社會

將是毫無發展可能、可憐的社會。

相反,學校的目標必須是培養能獨立行為和思考的個人

而這些個人又把為社會服務視為他們最高的生活任務。

據我所知,英國學校最接近實現這一理想。




但是,人們怎樣才能更接近這個理想呢?

我們是否能通過道德說教達到這一目標?

絕對不能!言辭現在是,今後仍將是空洞的聲音

通往毀滅之路從來都與關於理想的浮華之辭相伴。

但是人格並不是由他們所聽到和說出,而是通過工作和行動形成。




因此,最重要的教育手段一直是鼓勵學生採取行動。

這適用於學生最初學寫字,也適用於大學畢業生寫博士論文

或者是記一首詩,寫一篇論文,口譯或筆譯一篇文章

解決一道數學題目,或是進行體育運動。




但是在每項成就背後都是這種成就所依賴的情感動機

它反過來又被事業上取得的成功所強化和滋養。

這裡存在的最大差別是,它們同學校的教育價值關係密切。

同一工作,其起源可能歸因於恐懼和強制、追求權勢和聲名的雄心勃勃的需求

或是對研究對象的誠摯興趣以及對真理和理解的渴望

因此也可以是每個健康的孩子都有的神聖好奇心

只不過這種好奇心很早就衰退了。

完成同樣一件工作對學生產生的教育方面的影響可能有很大不同

這取決於使他完成這件工作的內因究竟是害怕受傷害

利己主義的情感,還是獲得喜悅和滿足感。

沒有人會堅持認為學校的『制度』和教師的『行為』對學生的『心理』發展毫無影響。




在我看來,最糟糕的事情是學校主要以恐懼、脅迫和人為權威的方式來進行教育。

這種做法摧毀學生健康的生活態度、正直和自信,它產生順從的子民。

這種學校在德國和俄國司空見慣,不足為奇。

我知道這個國家[2]的學校,不會產生這種最壞的邪惡

在瑞士,也許在所有民主統治的國家中都是如此。

使學校脫離這種所有邪惡中最壞的邪惡,相對來說比較簡單。

給予教師盡可能少的使用強制措施的權力

這樣學生對教師的尊敬的唯一來源就是後者自身的人性和智力水準。





提到的第二個動機——雄心,說得委婉點兒

就是以被承認和獲得尊敬為目標,牢固存在於人的本性之中。

缺乏這類情感的驅動,人類的互動將是完全不可能

爭取同類的同意當然是社會最重要的約束力之一。

在這種複雜的情感中,建設性和破壞性的力量緊密聯繫在一起。

爭取『贊同』和被『認可』是一種健康的動機。

但是,要被承認比夥伴或者同學更優秀、更強大、更聰明

就很容易導致過份的自我為中心的心理態度

這種心態可能對個人和共同體都造成傷害。

因此,學校和老師必須小心,為了激發學生努力奮鬥

不要使用喚起個人抱負的簡單方法。




有些人提到『達爾文』關於生存鬥爭的理論以及與之相關的選擇理論

以證明復興競爭精神的正當性。

經濟競爭中的無政府體係也可能以這種方式偽科學式得到證明。

但這很荒謬,因為人類在生存競爭中的力量,就在於他是一個過社會生活的動物。

正如蟻塚中單個螞蟻之間的戰爭對於生存沒有什麼根本意義一樣

人類社會中個體成員之間的鬥爭也是如此。




因此,人們應該小心,不要向青年人灌輸下面的思想

即生活的目標就是獲得習慣意義上的成功。

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成功者從他的伙伴那裡獲得的東西

都遠遠超過他對他們所做的貢獻。

但是,人的價值應該體現於他能給予什麼,而不在於他能獲得什麼。




在學校和生活中,工作最重要的動機是工作中的樂趣

工作所得到的成果的樂趣,以及對該成果的社會價值的感知。

我認為學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喚醒和加強年輕人的這些精神力量。

只有這樣的心理基礎才會導致對人類最高品質的快樂追求,即從事知識和藝術的創造活動。




激發這些潛在的創造性的心理力量

當然比採取強手法或喚醒個人野心更不容易,但它更有價值。

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遊戲本能以及追求知識的動力

並將其引導到對社會很重要的領域

這種教育主要建立在培養的學生今後有能力承擔任務不辱使命的基礎上。

如果學校成功從這種觀點出發進行工作,它將得到成長中的一代的高度尊重

學校給予的任務也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

我認識一些喜歡在校時光甚於喜歡假期的孩子。




這樣的學校對教師提出要求。在教師的工作領域,他應該像位藝術家。

我們如何做才能使這種精神在學校中盛行?

對此沒有萬能的補救措施,正如不存在讓個人永保健康的萬能藥一樣

但是有一些必要條件是可以滿足。

首先,教師本身應該在這樣的學校中成長。

其次,教師在教學資料和教學方法的選擇方面應該擁有廣泛的自主權

因為他的工作樂趣同樣會被強力和外在壓力所扼殺。

如果你們一直關注我的考慮,可能會對一件事情感到驚訝

我已經詳細講述我認為應該在學校以何種精神來教育年輕人。

但是關於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我卻什麼都沒有說。

究竟應該是以語言教育為主,還是以自然科學教育為主?




對此,我的回答是這樣

在我看來,這些都處於次要地位。

如果一個年輕人已經通過體操和跑步訓練了肌肉和耐力

今後他將適應任何體力工作。頭腦訓練及腦力和手工技巧的訓練也是類似。

因此,當愛開玩笑的人[3]

將教育定義為“如果人們已經忘記他們在學校裡所學的一切,那麼所留下的就是教育”

他的說法大致不錯。正因如此,我一點兒也不急於在古典的語言

歷史教育和更注重自然科學教育這兩種理念的追隨者的鬥爭中表態。




我想反對這樣一種觀念,即學校應該教那些在今後生活中能直接用到的特定知識和技能。

生活中的需求太多樣化了,在學校進行這種專門訓練毫無可能。

除此之外,我認為更應該反對把人當無生命的工具對待。

學校應該永遠以此為目標:學生離開學校時是一個有和諧個性的人,而不是一個專家。

我認為在某種意義上,這對於那些培養將來從事較為確定職業的技術學校也適用。

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遠應該是『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總體能力』的培養,而不是獲取特定的知識。

如果一個人掌握他的學科的基本原理,並學會如何獨立思考和工作,他肯定會找到屬於他的道路。

除此之外,與那些接受的訓練主要只包括獲取詳細知識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夠使自己適應進步和變化。




最後,我想再次強調

在此以一種多少有點絕對的形式所談的內容

代表的只不過是我的個人觀點

基礎僅是自己作為學生和教師積累的個人經驗

謝謝你們給我這個機會,能在如此有意義的會議上發表這些意見。

----------------------------------------------------------------------------------------------------------------------------
[1] 此處在德文版《愛因斯坦晚年文集》中為“絕非權威”(KeinerleiAutoritaet)。
[2] 這裡指美國。 ——編譯者註
[3] 德文原文為der Witzbold,即喜愛開玩笑的人、詼諧的人、俏皮話的人,英譯本中用的是the wit。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9-17 23:25
『给日本小學生的信』




1922年11月17日至12月29日
愛因斯坦訪問日本,在日本前後停留43天
除了講學、向公眾講演外,他還瀏覽諸多名勝古蹟和美麗河山
還曾與日本皇后用法語進行簡短交談
愛因斯坦在這封給日本小學生的回信中
還不忘表達他內心的強烈願望:希望各國人民能相互諒解,友好相處。
本文譯自1953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



-------------------------------------------------------------------------------------------
我之所以向你們日本小學生送去祝福,是有特殊原因

因為,我曾經訪問你們美麗的國家,領略你們的城市、房屋、山川、森林

也見證日本男孩出於美麗風光而從中萌生的對自己祖國的熱愛。

我的桌子上總是擺放一本寬厚的繪畫書,就是出自你們日本小朋友之手。




倘若你們收到我這份來自遠方的祝福,請記住,在歷史上

只有我們這個時代實現不同民族間的友好而充分諒解的交往。

在此之前,各個民族對彼此一無所知,並由此造成民族之間的恐懼或仇恨。

願各民族之間這種兄弟般的情誼越來越深厚。

基於這樣的願望,我這個老人在千里之外,向你們這些日本小朋友送去問候

希望有一天你們這一代人會為我們這一代感到羞愧。
-------------------------------------------------------------------------------------------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9-17 23:35
『論古典文學』



本文是1952年2月29日愛因斯坦
為瑞士商人協會分會主辦的月刊《年輕商人》而寫。
這裡選自1954年英文版《觀念與見解》(第72頁)。


-------------------------------------------------------------------------------------
一個只讀報紙,最多讀一些當代作家作品的人

在我看來,就像一個高度近視而又蔑視眼鏡的人。

他完全依賴時代的偏見與時尚

因為,他從沒有看見或聽到任何其他的東西。

當一個人僅憑自己獨自的思考,不受別人思想和經驗的激發

即使是最好的情況,也是微不足道、單調無味。




一個世紀以內

只有少數開明的人具有清醒的頭腦和風格,以及良好的品位。

他們被保存的作品是人類最寶貴的財產。

我們應該感謝幾位古代作家,正因為他們

中世紀的人們才可以從超過半世紀的迷信和無知中解脫。

沒有甚麼比克服現代主義者的勢利更必要。
-------------------------------------------------------------------------------------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9-17 23:46
『教師與學生——對一群兒童的講話』

對於教師來說。
喚醒學生身上潛在創造的喜愛和認知的樂趣,是們偉大的藝術。

-----------------------------------------------------------------------------
親愛的孩子們:
很高興見到你們這群快樂青少年。

請記住這一點:你們在學校學到的那些美好的東西

是由世界上國家世代的人經過熱忱的努力和無盡的辛勞創造出的成果

所有這一切都作為遺產交到你們手中,希望你們能接受它,尊重它,增進它

並且有朝一日能將它忠實傳遞給你們的孩子。

這樣,我們這些終有一死的凡人便能在我們共同創造出的永恆事物中獲得永生。

如果始終銘記這一點,你們將會尋得生活和工作的意義

並能對其他民族和其他時代的人和事持有正確的態度。
--------------------------------------------------------------------------------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9-18 00:20
『達沃斯的大學課程』


瑞士東南部靠近奧地利的小城達沃斯(Davos)
現在作為一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舉辦地而聞名於世。
其實,它更是一座『知識之城』(Wissensstadt)。
早在1921年,德國雕塑家『莫德羅』(Philipp Modrow,1882—1925)
曾提議在『達沃斯』創辦一所用『世界語』教學的女子大學
以增加各國人民之間的理解,但當時他的提議只獲得少量的支持。
5年後,他的提議得到重視,不斷有呼聲要在『達沃斯』
開辦國際高校和舉辦國際學者會議。
第一屆國際學者會議於1928年3月18日至4月14日在『達沃斯』召開。
來自4個國家的49位教師和250名聽眾,參與這一盛事。
教師當中包括法國社會學家、哲學家、民族學家列維—布留爾(Lucien Lévy-Bruhl,1857—1939)
德國生物學家、哲學家德里施(Hans Driesch,1867—1941)和愛因斯坦等人。
愛因斯坦發表題為《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及其發展》的演講。本文是這篇演講的開場白。


------------------------------------------------------------------------------------------------------------------------
元老院議員大都衣冠楚楚,元老院卻是無惡不作。

我有一位在瑞士當教授的朋友。

有一次,他所在的大學的學院惹惱他,他便以幽默的方式回應這句話。

比起個人,集體受到的良心和責任感上的指引比較小。

這給人類造成多大的苦難啊!這是戰爭與各種壓迫的根源。

讓世界充滿痛苦、嘆息和苦澀。




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唯有通過許多個人的無私合作才能實現。

因此,對於有善良意願的人,當他以推動生活和文化為唯一目標

付出巨大犧牲,一項集體事業得以開始時

他再也沒有比這個時候更感到高興。




當得知在達沃斯設有大學課程時,我就有這樣純粹的喜悅。

這裡正以一種明智和高明的中庸之道,展開一項救助事業。

它是基於迫切的需求,儘管並不是每個人能立即清楚這種需求。

許多年輕人寄希望於這個山谷中,充滿陽光的群山所具備的療效。

來到這裡並且恢復健康。

但是,當他們與磨煉意志的正常工作脫離太久,

沉溺對自身健康狀態的思慮之中而無力自拔時,

就容易喪失心理承受力,即喪失在生存鬥爭中能夠堅持自我價值的意識。

他們變成溫室裡的植物,往往當身體痊癒了,卻發覺難以回歸正常生活。

這對於大學生來說尤其如此。

在青年性格形成的決定性階段,智力訓練的中斷容易留下難以彌補的缺口。




然而,一般而言,適度的腦力勞動不僅不會妨礙治療

反而會像適度的體力勞動一樣,更有間接的幫助。

正是基於這種認識,設置大學課程不僅可為年輕人在職業上做準備

也激勵他們從事智力活動。

課程可以說在精神層面提供腦力勞動、職業訓練和衛生保健的功能。




讓我們不要忘記,這項事業對於不同國家,人民之間建立聯繫非常適合

這種聯繫有助於牢固樹立一個歐洲共同體的意識。

新機構在創立之時就排除各種政治目的,那麼所達到的效果可能會更佳。

推動與促進國際相互諒解的最佳方式,就是共同合作從事對人生有意義的事業。




基於所有這些理由,讓我感到高興的事,是憑藉創始人的能力和智慧

達沃斯的大學課程已經克服初期階段的困難,獲得相當的成功。

願它蓬勃發展,使許多寶貴的人的精神生活豐富起來

並把一些人從療養院生活的貧瘠中解救出來!
------------------------------------------------------------------------------------------------------------------------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9-23 00:36
『在H.A.洛倫茲墓前的講話』



洛倫茲,荷蘭物理學家。

作為電子理論的奠基人,他最感興趣的是用電磁理論來解釋電、磁和光的關係。
他在力學、熱力學、流體力學、動力學理論、固體理論領域貢獻良多。
他的電磁輻射理論經塞曼(Pieter Zeemann,1865—1943)的各種發現得到證明。
也促進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的誕生。 1902年,洛倫茲與同胞塞曼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在24歲時就被任命為新成立的萊頓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直到去世。
由於受到各國學者的廣泛尊重,1925年,他繼柏格森(HenriBergson,1859—1941)之後
被選為1922年成立的國際智力合作委員會(Commission de Coopérationintellectuelle)主席,直至去世。
他倡導各國知識分子平等相處,通力合作。
基於對這一原則的認同,愛因斯坦也加入該委員會,但後來出於對該委員會的有些做法不滿,曾一度退出。
在居里夫人、洛倫茲等人的勸說下,愛因斯坦又重新加入。
對此,澤利希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瑞士》一書中進行很詳細的說明。
愛因斯坦對洛倫茲非常敬重。
在他的心中,洛倫茲是一位慈父般的人物。
是遇到煩心事能向其吐露心聲的長輩。
除本文外,還有兩篇關於洛倫茲的文章。
可見洛倫茲在愛因斯坦心目中的地位。

-------------------------------------------------------------------------------------------------------------------

今天我作為學術界德語區的學者代表

具體來講,是作為普魯士科學院的代表

但最重要,是以一個學生、一個滿懷深情的仰慕者身份站在這個時代最偉大、最高尚的人墓前。

他的傑出才能引領我們從麥克斯韋的學說走向當代物理學的創立

並為我們提供重要的材料和方法。





他嚴肅對待人生,如同雕刻一件藝術品,最小的細節都精雕細琢。

他宅心仁厚、慷慨大方,極富正義感,再加上對人世的洞明,

足以使他成為任何一個他涉獵過的領域ˊ之領導者。

人人樂意跟隨他,因為他從不頤指氣使,總是以服務大家為己任。

他的事蹟將永遠鼓舞和啟迪世代的後人。
-------------------------------------------------------------------------------------------------------------------



補充內容 (2019-9-22 06:38):
待續。下一集[H.A.洛倫茲在國際合作事業中的活動]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9-23 03:32
[H.A.洛倫茲在國際合作事業中的活動]




本文寫於1927年,首次發表於1934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

------------------------------------------------------------------------------------------

19世紀以來,科學研究越來越專業化。

很少看見一個在科學專業領域出類拔萃的人。

同時還能在國際組織和國際政治方面提供可貴的服務。

這類服務不僅需要有力量和洞見,以及基於成就所取得的聲望。

同時還要有擺脫民族偏見、獻身於所有國家的共同目標。

而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非常罕見的品德。

我還沒有遇到任何像『H. A.洛倫茲』這樣以完美的方式集所有品質於一身的人

其獨特的人格魅力產生如下影響:

有自己見解和獨特意願的學者,尤其不願屈服於外來的意志,最多只會不情願地接受領導。

但是當洛倫茲坐在主席台上時,總是能建構一種歡樂的互動氛圍。

儘管坐在那裡的人意見不同,思想各異。

如此成功的秘訣不僅是因為他對『人』和『物』的明察秋毫。

有通曉各種語言的高超本領,更在於如下這一點:

人們覺得洛倫茲心無雜念,全神貫注於手中的事情,一定要圓滿地完成任務。

沒有什麼比這樣更能讓人解除心理障礙和不服從的念頭了。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9-23 03:53
[H.A.洛倫茲在國際合作事業中的活動-2]



--------------------------------------------------------------------------------------------------------------

在『一戰』之前,洛倫茲在國際關係中的任務主要是主持物理學會議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索爾維會議[1]。前兩屆分別於1909年和1911年在布魯塞爾召開[2]。

接著歐洲戰爭到來了,這對所有致力於人類關係進步的人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在戰爭時期,尤其是戰後,洛倫茲已經竭盡全力致力於國際和解工作

特別是在恢復國際學者和學術團體之間富有成效的友好合作。

這項事業究竟有多困難,沒有參與其中的人是很難想像出來。

戰爭聚集下來的仇恨還在發揮作用,許多有影響的人還在持一種不和解的態度。

任由自己跟隨大環境一起沉淪。洛倫茲的處境有點兒像一個醫生。

他面對的是一個倔強的患者,儘管醫生精心地為患者調好治療用的藥品,但他不情願服用。




但是,當洛倫茲認識到那是一條正確的道路時,他是絕不會輕易退卻。

『一戰』結束後,他就參加由戰勝國學者創立的研究委員會的活動。

這個委員會將同盟國[3]的學者和學術團體排除在外。

後來受到『同盟國』的學者的指責,洛倫茲試圖施加影響來改進這個機構。

使它擴大後變為真正的國際組織。

他和其他一些好心人,經過努力將『委員會』中臭名昭著的排除條款去掉。

他追求的目標是恢復學術團體之間,正常和富有成效的合作。

然而,這一點沒有達到,因為惱怒於被排除在幾乎所有國際科學活動之外,近10年之久。

『同盟國』的學者已經習慣採取消極的態度。

但是,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經過洛倫茲獻身美好事業且機智能幹的努力後,一切誤會終將雪融冰消。




『H. A.洛倫茲』通過擔任國際聯盟智力合作委員會主席一職,

以另一種方式為國際智力合作的目標服務。

這一職位最初是大約5年前由柏格森擔任。

洛倫茲主持這一工作已有一年時間,在委員會下屬的巴黎學會的積極支持下。

他致力於不同文化的學術和藝術工作之間的調停活動。

由於其機智、人道和質樸的人格魅力的有益影響,這一活動走上正軌。

他從未表白但卻常常實施的格言是:『不要控制,而要服務。』

希望他的模範作用能促進這種精神的傳播!

--------------------------------------------------------------------------------------------------------------
[1] 索爾維會議是由比利時化學家、業餘學者、企業家、

政治家和慈善家歐內斯特·索爾維(1838—1922)贊助的著名會議。

1865年,索爾維發明以他名字命名的『索爾維製鹼法』。

至今為止,這個過程依然是製蘇打的最重要的化學工藝。

他雖然非常富有,卻關心社會問題,創辦多所教育機構。

希望能夠『將其部分財富償還給人類』。

索爾維會議已成為物理學和化學的重要論壇。

愛因斯坦分別參加1911年、1913年、1927年和1930年舉辦的第一、二、五、六屆索爾維會議。

第一屆至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均由德高望重的洛倫茲主持。

最著名的應該是1927年舉行的第五屆索爾維會議,

由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物理學家討論新近表述的量子理論,會議主題為『電子和光子』。

正是在這次會議上,愛因斯坦與玻爾展開激烈的爭論。 ——編譯者註



[2] 愛因斯坦此處敘述有誤。第一屆和第二屆索爾維會議分別於1911年和1913年在布魯塞爾召開。 ——編譯者註



[3] 此處的『同盟國』,指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及保加利亞王國

組成的與協約國對敵的同盟國,亦稱『中歐列強』,這四個國家均位於俄羅斯帝國以西,法國和英國以東。 ——編譯者註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11-6 02:09
[創造者H.A.洛倫茲及其為人]



1953年7月18日,為紀念荷蘭物理學家『洛倫茲』誕辰100週年
在萊頓舉辦了專門紀念會,同時在荷蘭皇家自然科學史博物館

舉辦了有關洛倫茲及其同事,超導現象的發現者、低溫物理學的奠基人海克·卡末林·昂內斯的生平和工作展覽。
在這次展覽中,博物館收到一份厚禮——洛倫茲寫給愛因斯坦的大量信件手稿。
洛倫茲的其他通信均保留在海牙的國立檔案館。
本文是愛因斯坦為洛倫茲100週年誕辰紀念會而寫的祝詞。
原文發表於1953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
文中提到的『邁克爾遜實驗』或『邁克爾遜—莫雷實驗』
首先是由美國物理學家邁克爾遜(Albert A.Michelson,1852—1931)做出來。
因發明精密光學儀器和借助這些儀器,在光譜學和度量學的研究工作中做出的貢獻
他於190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世紀之交時,所有國家的理論物理學家都認為H. A.洛倫茲是他們的領導者。這樣說是有完全正當的理由。

這個時代的物理學家,大多數都沒有充分意識到H. A.洛倫茲在理論物理學基本概念形成時

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造成這個奇特事實的原因,是洛倫茲的基本想法

已經如此深刻地變成他們自己的觀點,以至於他們無法充分認識到這些想法是多麼大膽,

它們又是在多大程度上簡單化物理學的基礎。




當H. A.洛倫茲開始他那富有創造性的科學工作時,

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已經獲得成功。

但是這個理論的基本原理卻出奇複雜

以至於它的本質特徵無法被清楚地表現出來。

儘管場的概念的確已經取代超距作用的概念,

但是電場和磁場還不被看作是基本的實體,

只是被設想為一種可以當作連續體的有重物質的狀態。

結果,電場被分解為電場強度和電介質位移。

在最簡單的情況下,電場強度和電介質位移通過介電常數聯繫在一起,

但原則上它們被視為兩種獨立的實體。對磁場的處理也是類似。

根據這種基本觀點,將空的空間視為有重物質的一種特殊情況來處理

在這種情況下,場強和電位移之間的關係就變得尤為簡單。

尤其是,這種解釋致使我們不能認為電場和磁場與物質的運動狀態無關,因為物質被看做是場的載體。




通過對H.赫茲關於動體電動力學的研究,清楚了解當時流行的麥克斯韋電動力學的解釋。

然後出現H. A.洛倫茲的拯救行動。他將研究始終一致地建立在如下假說上:

電磁場位於空的空間。在那裡只有一個電場矢量和一個磁場矢量。

這個場是由原子性的電荷產生,而它反過來又以有質動力作用在電荷上。

電磁場同有重物質之間的唯一聯繫,是因為基元電荷固著在組成原子的物質粒子上。

對於後者,牛頓運動定律是可以適用。根據這個簡單化的基礎,

洛倫茲建立一個包括動體的電動力學在內,關於當時已知的一切電磁現象的完備理論。

這樣自洽、明晰和美麗的工作,在經驗科學中是極少達到。

在這個基礎上,不加其他假設就不能得到完全解釋的唯一現象,就是著名的邁克爾遜—莫雷實驗。

如果不是把電磁場定位在空的空間裡,這個實驗就不會令人信服地推導出狹義相對論。

最重要的步驟就是(將電磁現象)還原到空的空間裡——或者像當時人們所說的那樣——『以太』中的麥克斯韋方程組。

洛倫茲甚至發現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洛倫茲變換』,儘管他沒有認識到它的群特徵。

對他來說,空的空間中的『麥克斯韋方程組』只適於一個特殊的坐標系,

這個坐標係,因其靜止的狀態而與其他一切坐標系區分開。

這是一種矛盾的狀況,因為這個理論對慣性系的限制似乎比經典力學更強。

這種情況從經驗的觀點來看,是完全沒有理由,必然會導致狹義相對論。

感謝萊頓大學的慷慨,使得我能經常到那裡與我親愛的摯友保羅·埃倫費斯特共度一段時光。

因此,我常有機會參加洛倫茲的演講,這些演講是他退休以後,定期為少數年輕同事所做的事情。

凡是這位卓越人物講的東西,都如同精美的藝術品一樣明澈美麗,

並表現得那麼輕鬆靈巧,這是我從未在其他人身上感受過的經驗。

我們這些年輕人,只要認識到H. A.洛倫茲的開明精神,便會特別欽佩和尊敬他。

但是當我想起H. A.洛倫茲時,我所感覺到的遠不止於此。

對我個人而言,他比我一生中遇到的所有其他人都更重要。




正如他對物理學和數學駕馭自如一樣,他毫不費力、冷靜沉著地支配自己。

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是他沒有平常人的弱點,可是這一點也從來沒有令他人感到壓抑。

每個人都感受到他的卓越,但是從沒有人覺得有壓迫感。

儘管他從不對人類和人類事務心存幻想,但他對每個人、每件事都滿懷善念。

他總是盡力服務和幫助他人,從未給人留下盛氣凌人的印象。

他極其認真負責,從不賦予任何事情以過分的重要性;

在這一點上,一種微妙的幽默感守護著他,這從他的眼神和微笑便可覺知。

與此相應的事,是儘管他全身心地獻身科學,但他確信我們的理解不可能太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質。

直到晚年,我才能夠充分欣賞這種半是懷疑、半是謙卑的態度。

儘管做真誠的努力,語言——至少是我的語言——並不足以公正地討論這篇文章的主題。




我在此引用洛倫茲的兩句,對我產生特別強烈影響的話:

『我很高興自己屬於這樣一個國家,它太小了,無法做出什麼大的愚蠢行為。』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人在談話中試圖使他相信,在人類領域裡,命運是由武力和強權決定。

對此,他這樣回答:『或許您說得正確,但我不願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裡。』

--------------------------------------------------------------------------------------------------------------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11-27 01:11
[提名尼爾斯·玻爾為物理學通訊院士的信]


這封信是1922年2月2日至2月16日期間
愛因斯坦在普魯士科學院數學、物理組的一次會議上提交。
在最後的打印稿上,除了愛因斯坦,還有勞厄[1]、能斯特[2]、普朗克[3]和魯本斯[4]的簽名。


----------------------------------------------------------------------------------------------------------------------
當未來時代的人描述我們這個時代所取得的物理學進展的歷史時,

將不得不把我們對於原子性質的認知方面最重要的進展和尼爾斯·玻爾的名字聯繫起來。

人們過去已經知道,經典力學無法描述組成物質的基本單元

以及原子的結構是相對鬆散的外層物質環繞帶正電的核心。

經驗得到的幾乎已經是完整的已知光譜結構與舊有理論設想的差距如此之大,

以至於人們不敢想像會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理論,能夠解釋觀察到的經驗規律。

然而1913年,玻爾發現了最簡單光譜的量子理論解釋,

在很短時間內為大量定量結果證實,使得其大膽假設的理論基礎,很快成為原子物理的一個穩固基石。

儘管距離最初的發現還不到10年,他提出並在很大程度上發展的思想體系主導原子物理和原子化學

使得之前的詮釋工作都好像是過去很遙遠的事情。

倫琴光譜、可見光譜以及元素週期表的理論,都是基於玻爾的思想。

作為一個研究者,玻爾身上最令人驚嘆的是一種少見的大膽勇敢和細心權衡的結合

極少有研究者俱有這樣高超的能力,同時包括對隱藏事物的直覺理解和尖銳批評。

雖然具有很多細節知識,他的洞察力總是毫不動搖地指向根本性的問題。

毫無疑問,他是我們這個時代科學領域最偉大的創新者之一。



尼爾斯·玻爾是哥本哈根大學理論物理教授。

簽名人推薦他作為我們科學院的通訊院士。
--------------------------------------------------------------------------------------------------------------

[1] 勞厄(Max von Laue,1879—1960),德國物理學家

因發現晶體衍射X射線而獲得191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除了在光學、晶體學、量子理論、超導性和相對論方面做出的科學貢獻外

他還擔任德國物理學會主席等多個行政職位,40年間推動和指導德國的科學研究和發展。

作為國家社會主義的強烈反對者,他在“二戰”後為重建德國科學發揮了重要作用。 ——編譯者註



[2] 能斯特(1864—1941),德國化學家,現代物理化學的奠基人之一

因提出熱力學第三定律而榮獲1920年諾貝爾化學獎。

能斯特是一位著名的科學組織者和活動家。

他協助召開了第一屆索爾維會議。

正是在他和普朗克的力主下,才用優厚條件將愛因斯坦從蘇黎世“挖到”柏林。




[3] 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德國物理學家,量子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1918年,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從1930年起,他曾先後任威廉皇家學會,即後來的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主席,1946年任名譽主席。 ——編譯者註



[4] 魯本斯(1865—1922),德國物理學家,以其對黑體輻射能量的測量而聞名。 ——編譯者註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12-16 00:05
『評沃爾夫岡·泡利的《相對論》』



出生於1900年4月25日的泡利
1920年12月完成這篇文章
初稿時還是慕尼黑大學的一名研究生。
1921年7月25日參加博士考試之前
他在文章的校樣階段又參考克萊因的批評做一些修改。
文章於1921年9月15日發表於《數學百科全書》
之後又發行由他的博士導師索末菲作序的單行本。
早在1921年12月30日,
愛因斯坦在給玻恩夫婦的信中就說:『泡利是不錯的小伙子,畢竟他才21歲,可以為自己在《百科全書》上的那篇文章感到自豪。』

----------------------------------------------------------
無論是誰研讀這一成熟而構思宏大的作品,

都不會相信它的作者是一位只有21歲的年輕人。

該作品精彩紛呈,處處令人讚嘆:對思想發展進程的心理理解,

精確的數學推導,深刻的物理洞察力,系統性的清晰表述,

淵博的文獻知識,完備而信實的論證,以及有力的批評。


這部大約230頁的相對論的詳盡闡述,構架如下:

1. 狹義相對論的產生,特別詳細地描述作為其基礎的關鍵實驗事實。

2. 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工具。特別值得向專業讀者推薦的是仿射張量和無窮小變換部分。

3. 狹義相對論的進一步發展。從形式化以及物理學的觀點對其進行詳細的討論。

4. 廣義相對論(75頁)。思想發展的典範論述,解決具體問題的數學方法的完整表達。
 特別有價值的是關於能量方程的討論以及對外爾理論的批判。

泡利的書值得推薦給所有在相對論領域進行創造性研究的人

以及所有想要準確了解相對論的根本問題的人。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12-16 00:09
[推薦保羅·赫茲]


通過閱讀其科學論文和個人交往,

我認識保羅·赫茲先生已有多年。

他無疑是德國最有見識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卓越的創造力。

尤其需要指出的事,是他高度的綜合文化素養非常適合內容範圍廣泛的文字工作。

我對他的人品和智力同樣看重,相信他能夠以令人滿意的方式,完成任何自己有信心擔負起的任務。

------------------------------------------------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12-16 00:19
[約瑟夫·波普爾—林克尤斯]


約瑟夫·波普爾—林克尤斯(Joseph Popper-Lynkaeus,1838—1921)
奧地利社會哲學家、發明家和作家,原名約瑟夫·波普爾(Joseph Popper),林克尤斯是他的筆名。
他是著名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Karl R. Popper,1902—1994)的伯父。
約瑟夫·波普爾—林克尤斯出生於猶太家庭,是家中的第五個男孩。
作家弗里德里希·諾克(Friedrich Nork,1803—1850)是他的舅舅。
波普爾—林克尤斯在布拉格工學院學習數學、物理學和技術。
儘管他才華橫溢,記憶力超群,但由於當時社會對猶太人的限制,他不能在科學領域工作。
他曾在鐵路部門服務,但不成功,也曾任私人輔導、報紙編輯,在維也納大學習過國民經濟學、文化史和美學。
波普爾—林克尤斯的思想非常活躍,往往超前於世。
早在1862年,他想到電力傳輸的可能性,將瀑布和漲潮的機械動能轉化為電力。
他還有多項極具創造性的發明專利,構建一個用於防止蒸汽鍋爐內壁積累鱗屑的襯墊系統。
他更重要的成就是在一系列著作中設計了一套社會體系,
能保障所有個人得到主要的生活所需。
在他看來,社會有義務給予其成員生活的必需品——食物、衣服和住房,以及必需的服務——公共醫療、養育及教育。
波普爾—林克尤斯非常欣賞中國哲人孔子,認為他是影響世界歷史的最重要的人物。
從他廣受歡迎的《一個現實主義者的幻想》(Phantasien eines Realisten)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思想對他的影響。
此外,他還寫了一些反戰的、具有和平主義傾向的短篇故事。
所有這些故事都是他為調試他的發明,在奧地利境內旅行時寫的。
他往往住在一間超便宜、極簡樸、冰冷如霜的旅館房間裡寫作。
正是這些短篇故事讓他聞名世界。但是,奧匈當局卻將他的著作列為禁書,理由是有傷風化。
波普爾—林克尤斯的思想影響了許多思想家,愛因斯坦是其中之一。
愛因斯坦這篇文章大概是在1921年為悼念他逝世而寫,首次發表於1934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

------------------------------------------------


波普爾—林克尤斯不僅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師、才華橫溢的作家,還是少數體現一代人良知的傑出人物之一。

他向我們灌輸這樣的觀點:社會要對每個人的命運負責,同時為人們指出一條實現社會責任的道路。

對於他來說,社會或國家無須崇拜;只有履行讓個人及其人格有可能得到和諧發展的義務

而在基礎上,社會或國家才有權力要求個人做出犧牲。

-------------------------------------------------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19-12-16 00:32
[祝賀阿諾爾德·柏林內爾70歲生日]



阿諾爾德·柏林內爾(Arnold Berliner,1862—1942)

猶太裔德國物理學家,1886年畢業於布雷斯勞大學

後在通用電器公司(Allgemeine Elektrizitäts-Gesellschaft,A​​EG)研發實驗室工作。

1912年,他被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 Verlag)任命為新創立的德文周刊《自然科學》(創刊號於1913年1月出版)的主編。

納粹上台後,擔任了22年主編的柏林內爾被解職;1942年3月22日,他在得知將被納粹流放後自殺。

《自然科學》現在仍在發行,其誕生受到1869年創刊的英文雜誌《自然》(Nature)的啟發,最初為周刊,現為月刊。

本文首次發表於1932年德文期刊《自然科學》第20卷913頁,後收錄於1934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

本文的英譯本最後多了幾句話:“我們都該認識到柏林內爾幫了我們什麼。

親愛的柏林內爾,不要為我這輕率的言行感到惱怒。

一個不苟言笑的人偶爾享受一次歡笑吧。

---------------------------------------------------------

我想藉此機會向我的朋友柏林內爾和他創辦的雜誌《自然科學》的讀者,
說明為何我對他本人以及他的工作的評價如此之高。

我必須趁這個機會講,否則就沒有機會講類似的話了。

基於客觀性的訓練,我們往往將涉及個人的事情視為一種禁忌。

而凡人如我,只有在像今天這樣極其特殊的情況下,才稍敢觸犯這一禁忌。

閒扯幾句之後,還是回到客觀性上來。

科學確定的事實範圍已經大大擴展,每門學科的理論知識已不可思議地變得高深了,但人類在才智上的融會貫通能力仍極為有限。

因此,研究人員的活動領域不可避免地會局限在越來越小的人類知識領域。

更糟糕的是,這種專門化讓人難以對科學全貌有一個哪怕是大致粗略的了解。

而缺乏這種了解,勢必會損害真正的研究精神。

情況的發展類似於《聖經》中通天塔的故事象徵的那樣。

每位嚴肅的科學工作者都痛苦地意識到,自己不自覺地被驅逐到不斷縮小的知識領域

這正威脅著研究者喪失廣闊的視野並使其降級到技術人員的層次。

我們都已遭受這種痛苦,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去緩解它。

但是,柏林內爾以令人欽佩的方式為講德語的國家提供了補救措施

他意識到,現有的通俗期刊已足以用來指導和激勵外行人;

他還意識到,需要有一份內容廣泛、精心編輯的期刊,

專門給科學工作者提供科學問題、方法以及結果的發展的信息,以便使他們能夠形成自己的判斷。

通過多年的艱苦工作,憑藉偉大的智慧和巨大的決心,他一直致力於這個目標,為我們大家服務,為科學服務。

對此,我們怎樣感激都不為過。

他必須得到有成就的科學家的合作,並引導他們盡量以能夠讓非專業人士也能理解的方式來講述他們應當講述的東西。

他經常告訴我,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必須克服眾多挑戰。

他曾用一個謎語向我描述過他的困難。問:什麼是科學作者?答:是一種介於含羞草和豪豬之間的綜合體。

柏林內爾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因為他始終保持著強烈的熱望,即讓一個盡可能大的科學領域擁有一個明晰全面的表達。

這種感情同樣驅使他歷經多年艱辛寫出了一本物理學教科書。

前幾天,醫學院的一名學生告訴我:“如果沒有這本書,我不知道該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對現代物理學的原理形成一個清晰的概念。 ”
柏林內爾為了科學的明晰性和廣博性所做的努力,使科學的問題、方法和結果在許多人的頭腦中紮下了根。

如果沒有他的這份期刊,我們這個時代的科學生活簡直不能想像。

讓知識活起來並使之保持生命力,與解決專門問題是同等重要的。

---------------------------------------------------------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20-1-18 00:41

【祝賀蕭伯納】
愛因斯坦第一次會見愛爾蘭劇作、辯論、文化批評家、政治活動人士蕭伯納(1856—1950)
是在1921年春天他第一次訪問英國時。
那時,愛因斯坦剛從美國回來不久。
他與妻子愛爾莎在美國逗留8個星期,回到柏林後。
應財大氣粗的英國政治家、律師、無神論者霍爾丹(1856—1928)子爵的邀請,愛因斯坦在倫敦待一周。
霍爾丹講一口流利的德語,曾在1905—1912年任英國陸軍大臣
1912—1915年任大法官,當時因被錯誤地指控為“同情德國”而被迫辭職。
他總是熱心於尋求英德兩國之間的和解。
正當在英國被經常提起的愛因斯坦在“一戰”結束後
首次與英國學術界和文化界接觸時,霍爾丹出版『相對論的統治』。
這本書表達霍爾丹對德國文化的無限崇敬之情。
霍爾丹欽佩德國人“受過服從的訓練”這一事實,對歌德及其作品非常熱愛,
並與人合作將叔本華和黑格爾的著作譯成英文。
霍爾丹稱自己的客人為“20世紀的牛頓”。
愛因斯坦與蕭伯納的第二次見面是在他1930年10月訪問英國時。
在歡迎愛因斯坦的晚宴上,蕭伯納做一個非常嚴肅而又十分風趣、極具蕭式風格的歡迎詞。
他對一般的科學家充滿諷刺之能事,認為歷史上只有8位真正偉大的科學家
即畢達哥拉斯、亞里士多德、托勒密、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牛頓和愛因斯坦。
在這8位偉大的科學家中,只有3位提出自己的宇宙觀:托勒密、牛頓和愛因斯坦。
托勒密的宇宙觀統治1000多年,牛頓的宇宙觀統治300年,
那麼愛因斯坦的宇宙觀能統治多少年呢?
蕭伯納充滿幽默的發言讓愛因斯坦忍俊不禁。
愛因斯坦的這篇文章是他在這次訪英期間記錄於筆下
首次發表於1934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

------------------------------------------------------------------------------------------------------------------
極少有人能超然物外,看到當代人的弱點和愚蠢,自身又不受其影響。

面對人類頑固的天性,這些孤獨的人,會失去改變社會的勇氣。

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利用他們微妙的幽默和優雅,

以不受個人感情影響的藝術為媒介,讓這一代人看清自己的面目。

今天,我向藝術大師致誠摯的敬意,他曾為我們帶來幸福,讓我們受到教育。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20-1-18 00:51
標題: RE: 第一部 我的世界觀
【哥白尼逝世410週年紀念會】
本文是愛因斯坦在1953年12月紐約哥倫比亞大學,
舉行的哥白尼逝世410週年紀念會上的講話。

------------------------------------------------------------------------------------

我們今天以一種興奮和感激的心情來紀念這樣一個人,

他比任何人,對於西方擺脫教會和經院哲學統治的枷鎖,而做出的貢獻都更大。

誠然,希臘古典時期就有一些學者確信地球不是世界的自然中心,

但是,這種對宇宙的認知不能在古代得到真正的承認。

亞里士多德和希臘天文學家依舊堅守地球中心的概念,當時很少有人提出質疑。

要想令人信服地闡述太陽中心概念的優越性,必須具有難得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直覺,也要掌握當時不易獲得的天文事實。

哥白尼的偉大成就,不僅為現代天文學鋪平道路,也讓人們的宇宙觀產生關鍵的改變。

一旦認識到地球並非世界的中心,而只是其中一顆較小的行星,那麼以人類為中心的錯覺就如過眼雲煙。

可以說,哥白尼以其工作和偉大的人格,教導人們要謙遜。

沒有一個民族可為他們中,出現這樣一個人而驕傲。

民族自豪感何其脆弱,面對哥白尼這樣內心獨立的人,難以用它來加以解釋。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20-1-18 01:00
【悼念瓦爾特·拉特瑙】


瓦爾特·拉特瑙,德國猶太實業家、作家、政治家,曾任魏瑪共和國外長

德國民主黨(DDP)領袖、德國通用電氣總公司經理和董事。

“一戰”時期,他任普魯士政府戰時資源局局長。

“一戰”結束後,他成為德國民主黨領袖。

1921年,他任魏瑪共和國復興部長;1922年,任魏瑪共和國外長。

1922年4月,他出席熱那亞會議,為打破德國在歐洲的孤立局面,同蘇聯簽訂《拉巴洛條約》。

同年6月回國後,24日被右翼民族主義分子暗殺。

愛因斯坦的這篇紀念文章,1922年8月發表於《新評論》。

本文,最後一句來自《聖經·新約》中的《馬太福音》(7:16):「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

對於拉特瑙,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我都懷有愉悅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因為他在目前歐洲的陰暗局勢中,帶給我希望和安慰。

亦因為他的高瞻遠矚和古道熱腸,同我一道度過難忘時光。

他對宏觀經濟關係的概括,對各民族特點和各色人等心理的理解,以及對個別人物的了解,都令人欽佩。

他有積極的人生觀,雖然洞察人性,仍然博愛眾生。

與朋友共桌閒談之際,既認真又帶著地道的柏林式的幽默;這種可貴的結合,使他的談吐別有風趣。

一個耽於幻想的人,不難成為一個理想主義者,而他卻是一個入世的理想主義者,世事洞明,遠超常人。

我對他就任外長一事感到遺憾。鑑於德國受過教育的階層中大多數人對猶太人的態度,

我認為,在公共生活中,猶太人應當採取一種自尊而謙虛的姿態。

我絕沒有想到,仇恨、盲目和忘恩負義會達到極端的程度。

但是,對那些在近50年來,掌握德國人民倫理教育的人,我要高聲吶喊: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20-1-18 01:18
悼念瑪麗·居里



本文是愛因斯坦1935年11月23日,在紐約羅里奇博物館,舉行的居里夫人悼念會而發表的發言。

--------------------------------------------------------------------------------------------------------------------

當一位像居里夫人這樣傑出的人物走到生命的盡頭,

我們不應僅滿足回顧她的工作成就,為人類做出的貢獻。

傑出人物的道德品質可能比純粹理智的成果,對一個時代以及整個歷史進程的意義還要大。

不僅如此,甚至後者的取得也要在極大程度上,依賴於道德境界;

而且,這種依賴程度比通常認為的要大得多。

我很幸運能與居里夫人保持20年高尚而純潔的友誼。

她那偉大的人性,使我的欣賞之情與日俱增。

她的力量、意志的純潔、她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客觀公正、堅定不移的判斷力

所有這些不易被發現的品格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


她在任何時候都認為自己是一名社會公僕,

她那極度的謙遜從未給自滿留下任何空間,

她始終感覺到社會的殘酷與不平等而備受壓抑,這使她的外表帶有嚴肅的一面。

這一點很容易被不熟悉她的人誤解——這是一種罕見、不能為任何藝術氣質減輕的嚴肅。

一旦她認為某條道路是正確,就會毫不妥協、持之以恆地追求到底。

她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成就——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並把它們分離出來。

並不僅因為她超凡的直覺,還因為她在無法想像的極端困境中,仍然保持的專注與執著。

假使居里夫人的品格與獻身精神所具有的力量,

僅有一小部分還活在歐洲知識分子的心中,那麼歐洲就會擁有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20-1-18 01:31
【悼念馬克斯·普朗克】



本文是愛因斯坦在1948年4月舉行的馬克斯·普朗克紀念會上的發言。
------------------------------------------------------------------------------------

對於一個用偉大的創造性思想造福世界的人來說,

後代的褒獎並無什麼必要,他自身的成就已給予他更高的獎賞。

然而,今天所有追求真理與知識的代表,從地球的各個角落來到這裡相聚,的確是一件好事,而且很有必要。

他們到這裡來是為證明,即使在我們這個時代,政治狂熱與殘酷的武力,

像利劍一樣懸掛在飽經痛苦、驚恐萬狀的人頭上,我們追求真理的理想標準仍然高高在上、光芒不減。

這一理想是一條將各個時代、各個地方的科學家永遠聯結在一起的紐帶,它以一種罕見的型態,體現在馬克斯·普朗克身上。



儘管希臘人已經想像到物質的原子本性,並且,19世紀的科學家使原子概念的提出,具有高度的可能性

然而,卻是普朗克的輻射定律,第一次在不依賴其他假說的情況下,精確地測定出原子的絕對大小。

不僅如此,他還令人信服地說明,除了物質的原子結構外,

還有一種受普適常數“h”支配的能量的原子結構,這個常數是由普朗克引入的。


這一發現成為20世紀所有物理學研究的基礎,從那時起,幾乎完全決定物理學的發展。

沒有這一發現,就不可能建立分子與原子理論以及決定二者能量轉化過程的有用理論。

不僅如此,它還粉碎經典力學與電動力學的整個框架,

也為科學確立一項新使命:為整個物理學尋找一個新的概念基礎。

儘管至今為止已取得一部分令人矚目的成果,但這個問題仍未得到滿意的解決。

為向這位偉人致敬,美國的國家科學院表達自己的希望:出於純粹的知識目的,而進行的自由研究,應該不受任何阻撓與破壞。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20-1-18 01:46
【向莫里斯·拉斐爾·科恩致敬】



本文是1949年11月15日愛因斯坦在莫里斯·拉斐爾·科恩學生紀念基金會上的致辭。

莫里斯·拉斐爾·科恩(1880—1947),美國哲學家、律師和法學家。

他出生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的一個猶太家庭,12歲移居美國紐約,26歲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後在紐約城市學院、芝加哥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

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和耶魯大學等校教授哲學和法學。

他被認為是一位傳奇的教師,將實用主義與邏輯實證主義和語言學分析結合起來。

英國哲學家的伯特蘭·羅素,認為他是當代美國哲學家中,最具有創造性思想的人。



歐內斯特·內格爾是美國科學哲學家,代表作為《科學的結構》

他與卡爾納普、萊欣巴哈以及亨普爾,並稱為邏輯實證主義運動的領軍人物。

本文譯自1954年英文版《觀念與見解》。

---------------------------------------------------------------------------------------------------

女士們、先生們:

在這個動盪不安的大都市裡,很高興知道有人沒有完全受到當前世事紛擾的影響。

你們的研討會見證那些勤於思想的人們,之間的關係既不受浮華現世的威脅,也不懼生死隔絕的威脅。

與我們特別親近的人,大多已不在人世,最近莫里斯·科恩也離開我們。

我深知他是一個樂於助人、性格獨立的有良知的人,我有幸經常與他討論共同興趣的問題。

當我偶爾想說出一些關於他的精神個性的東西時,我痛苦地意識到,自己對他的想法還不夠熟悉。

為了填補這個空白——至少為了略知一二——我開始閱讀他與歐內斯特·內格爾合著的《邏輯與科學方法》一書。

然而,我沒有輕鬆地做到這一點,由於時間太少,難免有些緊張。

但是一旦開始閱讀,我就變得欲罷不能,以至於忘掉讓我產生閱讀的外在動機。

幾個小時後,我回過神來,自問到底是什麼讓我如此著迷。

答案很簡單:書中並沒有給出現成的答案,而是先呈現對事情的各種思考方法,

進而激發科學的好奇心,之後才試圖通過完整的論證來清楚說明問題。

作者在思想上的誠實,使之與我們分享他內心的思考過程,這是天才教師的標誌。

知識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沒有生命,存儲在書本中;一種是有機地存在於人的意識中。

第二種存在形式才是核心;第一種也許不可或缺,但處於次要位置。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20-1-18 02:14
【悼念保羅·朗之萬】



本文選自1947年巴黎出版的《思想》(La Pensee)雜志,2—3月號。

保羅·朗之萬(Paul Langevin,1872—1946),法國著名物理學家,以對次級X射線、

氣體中離子的性質、氣體動理論、磁性理論以及相對論等方面的工作而著稱。

他在法國學術界傳播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並提出“雙生子悖論”。

朗之萬是知識分子反法西斯警戒委員會的創始人之一,

這是在1934年2月6日發生極右派騷亂之後,創立的一個反法西斯組織。

1931年,朗之萬受國際聯盟的指派,到中國考察教育事業,直接促成1932年中國物理學會的成立。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他在國際社會聲援中國的抗日戰爭。

1944—1946年,朗之萬任法國人權聯盟主席。

在此之前,他剛加入法國共產黨,他因直言不諱地反對納粹而被捕。

他在維希政權的大部分時間裡遭到軟禁。




朗之萬是皮埃爾·居里的博士生。

居里因車禍去世後,朗之萬與居里夫人傳出緋聞,承受巨大的社會壓力。

後來,兩人被迫分開。

多年後,朗之萬的孫子米歇爾,與居里夫人的外孫女埃萊娜結為連理。

朗之萬死後享有哀榮,被葬在先賢祠。

在愛因斯坦所有的法國同事中,他與朗之萬最為親近,政治理想非常契合。

在20世紀20年代早期,愛因斯坦和朗之萬為增進法德關係共同做出的努力,進一步加深他們的友誼。

和愛因斯坦一樣,朗之萬也直覺地認識到,歐洲和平的關鍵在於法國與德國的和諧關係。

在和平最終恢復後不久,朗之萬就離世了,這給愛因斯坦帶來了悲痛的回憶。

愛因斯坦在自1939年創辦之時起,就一直由朗之萬擔任編輯的雜誌上,與法國民眾分享他對朗之萬的悼念之情。

--------------------------------------------------------------------------------------------------------------

相對於發生在這些不幸、失望的歲月中,那些大多數事件而言,

保羅·朗之萬逝世的消息對我的打擊更沉重。為什麼會這樣呢?

難道他長壽、充滿豐碩的創造性成果的一生,不是很和諧地體現在他身上嗎?

難道他不是因為對知識問題敏銳的洞察力而受到廣泛尊敬,

因獻身於一切正義事業並對一切生靈表現出寬容、仁慈而獲得普遍的愛戴嗎?

自然界為生命確定界限,以使它在結束時彷彿一件藝術品一樣被表現出來,

這一事實難道還不能使我們感到一定的滿足嗎?

保羅·朗之萬的逝世帶來的悲痛之所以如此刻骨銘心,

是因為它使我體驗到一種被拋棄後,極端孤獨淒涼的感覺。

任何一個時代,極少有人不僅對事物性質有清晰的洞察力,

而且,對真正人性面臨的挑戰具有強烈的感覺,並有採取鬥爭行動的能力。

這樣的人物離開人世,他留下的空隙仍然是活著的人無法承受。

朗之萬俱有極為清晰的科學思維,同時又不固守成規,並且對關鍵點有準確無誤的直覺性洞察力。

正是由於這些特點,他的講座對不止一代的法國理論物理學家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朗之萬關於實驗技術的知識同樣非常豐富。

他提出的批評以及具有建設性的建議總能產生實際效果,

然而他自己的那些頗富創造性的研究,對科學的發展也產生決定性影響,特別是在磁學和離子理論領域。

然而,他一貫樂於承擔責任的做法,限制他的研究工作。

因此,他的勞動成果體現在其他科學家出版物中更多。

在我看來,似乎有一點是毋庸置疑:要不是其他人先提出狹義相對論,

朗之萬本來是能夠完成這項工作,因為他已經清楚地覺察到這一理論的本質方面。

另一件令人欽佩不已的事,則是他充分體會到德布羅意[1]思想的意義,

薛定諤後來從這些思想中,發展出波動力學的方法——甚至在它們尚未結合成為一個連貫的理論之前。

我還能清楚地記得他告訴我這件事時,那種興奮與熱情——我也記得我是帶著猶豫與懷疑接受他這些話。



朗之萬在一生中,始終對社會與經制的缺陷與不平等有清醒的認識,並為此感到痛苦。

然而,他堅定地相信理性與知識的力量。

他的心靈是如此純潔,他甚至相信,一旦發現理性與正義之光,

所有人都應該願意做出充分的自我克制。

理性就是他的信念——一種不僅要帶來光明,而且,要帶來拯救的信念。

他想要促使所有人生活得幸福的願望,甚至比他對純粹理智啟蒙的渴望更加強烈,

這使得他將大量時間與主要精力投入到政治啟蒙活動中。

從未有一個求助於他的社會良心的人,會從他那裡空手而歸。

正因如此,他那高尚的道德品質,使許多無聊透頂的知識分子對他懷有刻骨的敵視。

反過來,他卻對他們都表示理解,他那仁慈之心從未對任何人懷有怨恨。

我只能為認識這一位純潔和啟發人思考的人,表達我的感激之情。
---------------------------------------------------------------------------------------------------------

[1] 德布羅意,巴黎龐加萊研究所理論物理學教授。

1929年,因對電子的波動性研究,他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關於他與愛因斯坦之間的私人關係,在卡爾·澤利希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與瑞士》一書中,

收有德布羅意教授的文章《1927年在索爾維委員會會見愛因斯坦》。

作者: xxx9638527410    時間: 2022-5-21 09:26
悼念瓦爾特·能斯特


本文選自1942年2月在華盛頓特區出版的《科學月刊》(The Scientific Monthly)第54卷。


我很高興接受這本期刊編輯的請求,

為最近去世的科學巨人瓦爾特·能斯特寫點東西。

他是我一生中一直保持密切交往的、最具特色、最有趣的學者之一。

在柏林,他從不錯過任何一次物理學會議。

他簡潔的發言不僅顯示了一種驚人的科學天賦,

而且表現出他總是掌握並深刻地了解數量巨大的事實材料。

他對自己擅長的實驗方法與實驗技巧有罕見的駕馭能力。

雖然有時我們會善意地笑對他那孩子般的虛榮與自滿,

但我們對他卻有著由衷的讚賞與私人情誼。

只要不犯以自我為中心的毛病,他就會顯示出一種非常少見的客觀公正性、

一種對關鍵問題精確的感知能力以及發自內心的探索自然界深層次相互關係的熱情。

要是沒有這種熱情,他那具有非凡多產的創造以及在20世紀最初的三分之一時間對科學生活產生的重大影響將是不可能的。



作為一個以熱力學、滲透壓力以及離子理論為研究基礎的那個時代的最後一名成員,

他從阿倫尼烏斯[1]、奧斯特瓦爾德[2]、范特霍夫[3]當中脫穎而出。

直至1905年,他的工作基本限於這些概念範圍。

他的理論武器略顯幼稚,但他卻以一種罕見的敏捷掌握了它。

我可以舉出“濃度局部可變液體中的電動力理論”以及通過加入溶解物質以降低溶解度的理論作為例證。

在這一時期,他還發明了利用惠斯通電橋(交流電,以電話機作為指示器,在比較電橋支路中的補償電容量)

測定導電體介電常數的巧妙的零點法(null-method)。



這個最初的多產時期,

是與能斯特改進方法論並完成對一個領域的探索工作聯繫在一起的,

這個領域的基本原則在他之前已為人所知。

這項工作逐漸把他引導到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難題,

可表述如下:

由一個系統在各種狀態中的已知能量,

能否計算出該系統從一種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狀態時增加的有用功。

能斯特認識到,僅憑熱力學方程無法利用能量差U從理論上確定過渡功A。

從熱力學方程可以推出,在絕對零度,A與U的溫度必然是相等的,

但對於任意的溫度,即使U的能量值或能量差在任何條件下都已知,也無法利用U求出A。

除非引入一個關於這些增量在低溫條件下發生的反應的假設(這個假設非常簡單,因此是顯而易見的)

上述計算才是可能的。

這個假設就是:

A在低溫條件下將不再受溫度影響。

把這個假設作為一種假說(熱力學的第三條主要原理)

引入是能斯特對理論科學最偉大的貢獻。

普朗克後來發現了理論上更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即熵在絕對零度時消失。


從熱力學的較老的觀點來看,

第三條主要原理所要求的物體在低溫條件下發生的反應很異常。

為了確保這一原理的正確性,必須對低溫條件下的量熱學方法做重大改進。

高溫條件下的量熱學也因能斯特而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

所有這些研究,以及他那不知疲倦的天賦,

為這個領域的實驗者提供了許多具有鼓舞作用的建議,

他最富成效地推進了他那一代的研究工作。

量子理論一開始就得益於這些量熱學研究所獲得的重要結論,

特別是在玻爾的原子理論使光譜學成為最重要的實驗領域之前,

情況更是如此。

能斯特的本職工作“理論化學”不僅為學生,

而且為學者提供了大量啟發性的思想。

從理論上講,它們只是基礎性的,卻富有機智、生動形象,

而且充滿關於各種各樣相互聯繫的提示,這的確反映了他理智的特點。


能斯特不是一個眼界狹窄的學者,

憑藉良好的常識,他成功地投身實際生活的各個領域,

與他進行的每一次談話都會使一些有趣的事情真相大白。

他與幾乎所有同胞的不同之處在於他令人矚目地從偏見中擺脫了出來。

他既不是民族主義者,也不是軍國主義者。

他幾乎完全憑藉結果的成敗與否而非某種社會或道德理想對人或事做出評判。

這是他擺脫偏見的結果。

同時他對文學很感興趣,並且具備像他這樣擔負如此繁重工作的人少有的幽默感。

他是一個富有創造精神的人,我從未遇到過一個在任何本質方面與他相似的人。


------------------------------------------------------------------------------------------------------------
[1] 阿倫尼烏斯(Arrhenius),1859—1927),瑞典物理化學家。
他最著名的貢獻是電解質的電離學說。 ——編譯者註

[2] 奧斯特瓦爾德(Carl Wilhelm Wolfgang Ostwald,1853—1932)
德國化學家,畢生從事教學、研究和編輯工作,促進膠體化學的發展,
大部分生涯在萊比錫大學度過。 ——編譯者註

[3] 范特霍夫(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1852—1911),
荷蘭物理化學家,生於鹿特丹,由於在反應速度、化學平衡和滲透壓方面的研究工作而成為第一個(1901年)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1887年與德國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一起創辦了很有影響力的《物理化學雜誌》。 ——編譯者註






歡迎光臨 冰楓論壇 (https://bingfong.com/) Powered by 冰楓